留与残年反复看,盖头云带万鸦蟠。
天根一雪埋烽燧,奇骨余扶石气寒。
为仲照丈题何诗孙翁所画驯鸥园二雪松。近现代。陈三立。留与残年反复看,盖头云带万鸦蟠。天根一雪埋烽燧,奇骨余扶石气寒。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陈三立。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文身太伯甘斥卤,缄口铜人舌微吐。借资墨客富濡沫,骨醉唇香登燕俎。
半熟含酒老饕赋,此翁仅可闯堂户。班班隽永带神液,入室真味翁未睹。
适得卤蛤颇佳遣饷菊坡因记曾作蛤子诗有文身吴太伯缄口鲁铜人之句戏缀前语代简。宋代。郑清之。文身太伯甘斥卤,缄口铜人舌微吐。借资墨客富濡沫,骨醉唇香登燕俎。半熟含酒老饕赋,此翁仅可闯堂户。班班隽永带神液,入室真味翁未睹。菊坡风裁黄豫章,如食蝤蛑江
百日假满,少傅官停,自喜言怀。唐代。白居易。长告今朝满十旬,从兹萧洒便终身。老嫌手重抛牙笏,病喜头轻换角巾。疏傅不朝悬组绶,尚平无累毕婚姻。人言世事何时了,我是人间事了人。
跋衡山曾尉持示秀溪翰墨。宋代。李曾伯。故人木已拱,妙墨尚春温。三复家庭语,一如樽酒论。竹林毋负籍,兰砌要追元。宝此犹圭璧,流芳在后昆。
得千山诸老信。明代。释函可。千山人有信,望我到山中。昨日满山雪,山风吹又空。松枝当户入,石径与天通。何得穿双屐,寻幽处处穷。
浦城外界梨岭西水碓头阻雪三日。宋代。陈著。小小篮舆出远林,南来长苦路崎嵌。一千里外乡山杳,十二月中风雪深。清夜到家惟有梦,少年触事易酸心。须知行止元非我,阴六阳三古到今。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飘渺行舟如叶。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八归·湘中送胡德华。宋代。姜夔。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飘渺行舟如叶。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