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耽对簿与闲游,(伯夔为海国人讼湘矿有连时时沪公堂传讯)摇兀车箱驾海舟。
排雁峰峦收暝色,楼鸦榆柳带残秋。
袖携诗句清而远,坐接谈谐去又留。
箕斗插椽浮茗气,还裁寸恨如灯不。
喜伯夔至次杜园用江风体韵。近现代。陈三立。生耽对簿与闲游,(伯夔为海国人讼湘矿有连时时沪公堂传讯)摇兀车箱驾海舟。排雁峰峦收暝色,楼鸦榆柳带残秋。袖携诗句清而远,坐接谈谐去又留。箕斗插椽浮茗气,还裁寸恨如灯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陈三立。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和永叔桐花十四韵。宋代。梅尧臣。湛湛碧井水,其上有梧桐。春随井气生,白花飞蒙蒙。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结实待瑞羽,岁晚半枯空。桐既无凤皇,井岂潜蛟龙。乃知至神物,未易饮人逢。当时集颍川,偶值黄次公。次公入为相,此鸟曷不从。遂使神鶡雀,竟用奇怪穷。我言非毁古,欲遵平直踪。我愿二千石,但使德化隆。有桐凤不来,於桐无愧容。有凤政不举,於凤何为崇。答君桐花篇,聊以发我衷。
至邑有感二首。宋代。赵蕃。朱弦昔日被歌声,岁月频更感易生。唯有锦江桥下水,相逢不改旧时清。
顾公子邀游清凉寺。明代。皇甫汸。清凉静域远烦嚣,淅沥天花散雨飘。笙磬云间闻演梵,帆樯江畔见乘潮。瑶宫贝殿开三界,翠辇金舆驻六朝。更道上方堪避暑,一尊河朔正相招。
书事呈叔问 其二。宋代。程俱。五年香火奉殊庭,愚蠢衰残得此生。不解常山无一事,也纫兰佩解尘缨。
山阴道中三首 其三。清代。王慧。溪流绕巉岩,一苇去不息。沙濑清且浅,水底见竹色。文石无岁年,山根浸历历。谷鸟鸣转幽,溯洄安所极。水花爱明净,绝境杳难即。可有浣纱人,一笑似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