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去国,今日休悲陵变谷。二十年前,曾见雄师凯乐旋。
翻歌成哭,梦断钧天何日续!宫月荒寒,可有金仙带泪看。
减字木兰花 吊法京凯旋门。门有纪念战胜之碑,二十年前欧战后建,今闻已为德军移去矣。近现代。刘永济。丰碑去国,今日休悲陵变谷。二十年前,曾见雄师凯乐旋。翻歌成哭,梦断钧天何日续!宫月荒寒,可有金仙带泪看。
刘永济(1887一1966) ,男,字弘度,宏度,号诵帚,晚年号知秋翁,室名易简斋,晚年更名微睇室、诵帚庵,湖南省新宁县人。19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历任长沙中学教师,沈阳东北大学教授,武昌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及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文学史教研组主任。湖南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理事。《文学评论》编委。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刘永济。刘永济(1887一1966) ,男,字弘度,宏度,号诵帚,晚年号知秋翁,室名易简斋,晚年更名微睇室、诵帚庵,湖南省新宁县人。19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历任长沙中学教师,沈阳东北大学教授,武昌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及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文学史教研组主任。湖南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理事。《文学评论》编委。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河北藩镇之祸。清代。张洵佳。中华沦左衽,戾气先相应。唐代藩镇强,河北风犹劲。留后传子孙,称兵抗朝命。吞噬在邻封,强宗屡易姓。废立在牙军,太阿倒持柄。其人居化外,渐与番戎近。果然五季朝,契丹狡乘衅。唾手十六州,割之于石晋。从此大河北,寸土无乾净。金源起继之,世与中华竞。蒙古起继之,复将中华并。割据四百年,大乱无时定。乱机何时开,开自唐藩镇。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二。明代。方献夫。棫朴云何不作人,常从妙处运天斤。年来袖却朝元手,满院奇花色色真。
忆新淦觞池寄孟宾于员外。唐代。徐铉。往年淦水驻行轩,引得清流似月圆。自有谿光还碧甃,不劳人力递金船。润滋苔藓欺茵席,声入杉松当管弦。珍重诗人频管领,莫教尘土咽潺潺。
高陵道中怀吕仲木。明代。康海。寂寞高陵县,慇勤怀大防。义于昆弟切,情视范张长。累辱驰音问,聊能达报章。总令瞻第宅,那复共徜徉。
读放翁剑南集。宋代。刘应时。少陵先生赴奉天,乌帽麻鞋见天子。乾坤疮痍塞目惨,人烟萧瑟胡尘起。八月之吉风凄然,北征徒步走三川。夜经战场霜月冷,累累白骨生苍烟。五载栖栖客蜀郡,骑驴日候平安信。喜闻诸将收山东,拭泪一望长安近。瞿唐想风放船时,回首夔府多愁思。蜀人至今亦好事,翠珉盛刻草堂诗。放翁前身少陵老,胸中如宽天地小。平生一饭不忘君,危言曾把奸雄扫。周流斯世辙已环,一笑又入剑南山。酒杯吸尽锦屏秀,孤剑声锵峡水寒。万丈蜡霓蟠肺腑,射虎刽鲸时一吐。我虽老眼向昏花,夜窗吟哦杂风雨。不陵间关兵乱中,放翁遭时乐且丰。饱参要具正法眼,切忌错下将无同。茶山夜半传机要,断非口耳得其妙。君不见塔主不识古云门,异时衣钵还渠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