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砂。
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
浪淘沙·其二。唐代。刘禹锡。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砂。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
洛水桥边春天的太阳西斜,碧流又清又浅看得见水底的琼砂。
路上无端刮起急剧的狂风,惊得鸳鸯逃出了水中浪花。
洛水:黄河支流,在今河南省西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奉调到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约两年。晚年又以太子宾客身份分司东都洛阳,七十一岁病逝于洛阳。此首言及洛水桥,应是在洛之作。
琼砂:美玉般的砂砾。
无端:无缘无故,突然间。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砂。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这首诗中用了多个意象。首先是“桥”。其次是“春日”,春日高照犹如沐浴浩荡的皇恩。“日斜”则意味着恩惠渐少。美如玉的琼砂沉入水底,有才能的人没有被任用。平地突起的狂风恰似刘禹锡顺利的政治生涯突遭贬谪的厄运。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送许文勉。明代。曹义。桥门捧檄上金銮,三策敷陈说治安。素志不忘莱子服,丹心要著侍臣冠。离亭杨柳迎秋脆,别渚芙蓉带露寒。归去鹏程应有待,春风霄汉任飞抟。
嘉陵江舟中三绝。宋代。洪咨夔。柳色黄黄草色微,一川新渌两红衣。老天也信还家好,淡日柔风送客归。
雨如生辰感怀。两汉。刘雄。一叶秋风袅袅时,夜窗重读绮怀诗。文章憎命元知尔,金石同心更羡谁?置我懵腾槐下国,寻伊绰约水之湄。忽然惊起失清景,却负佳期作后期。
若拙弟说汝州可居已卜约一丘用韵寄元东。宋代。陈与义。四岁冷官桑濮地,三年羸马帝王州。陶潜迷路已良远,张翰思归那待秋。病鹤欲飞还踯躅,孤云欲去更迟留。盍簪共结鸡豚社,一笑相从万事休。
天台行。元代。王冕。东南海阔秋无烟,天台山与天相连。丹霞紫雾互吞吐,重冈复岭青盘旋。怪石长松磊磊兮落落,神芝灵草绵绵兮芊芊。金堂玉室异人世,桃花流水春娟娟。送君此去意何古?幅巾飐飐衣翩翩。檄书初开五云色,不嫌坐上寒无毡。我拟寻真拾瑶草,在家作想三十年。乘风几欲鼓舞去,水流花谢难夤缘。山空无尘明月冷,时复梦里闻清猿。君今登登玉霄近,为我问讯丹丘仙。丹丘仙人如有在,我欲往受《长生篇》,烂煮白石松影片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