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照眉发,棹举扬清波。何当结茅屋,时与神仙过。
武夷山二绝 其二。元代。王都中。清溪照眉发,棹举扬清波。何当结茅屋,时与神仙过。
(?—1335)元福宁人,字元俞,自号本斋。世祖时以父荫,年十七即特授少中大夫、平江路总管府治中。僚吏以其年少而易之。殆都中遇事剖析中肯入理,皆不敢欺。后历仕四十余年,多有善政。累官至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有诗集。...
王都中。(?—1335)元福宁人,字元俞,自号本斋。世祖时以父荫,年十七即特授少中大夫、平江路总管府治中。僚吏以其年少而易之。殆都中遇事剖析中肯入理,皆不敢欺。后历仕四十余年,多有善政。累官至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有诗集。
西江月 追忆邵次公。近现代。章士钊。一世才华无两,半生潦倒堪嗤。文章稗贩到君疑。总是名心害你。未见人前卖老,却从词里寻痴。东京故事系人思。欲问齐诗那里。
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宋代。吴芾。汝能传家,一第已及。使进而为,不患无立。奈何亲老,奉亲为急。莫待异时,徒然涕泣。
送黄机宜叔愚归省四明。宋代。喻良能。洒落孤标第一流,笑谈倾座气横秋。聊参机密东州幕,曾与风流玉局游。听雨忽惊形梦寐,临风那肯更迟留。橘堂想像多佳致,恨不追参李郭舟。
海陵病中。宋代。吕本中。病知前路资粮少,老觉平生事业非。无数青山隔沧海,与谁同往却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