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重改岁,爱此晓光鲜。阁对钟山霭,窗临淮水烟。
贺年仪节简,酌柏性情全。披拂春枝动,东风莫讶颠。
元旦偶成。明代。李孙宸。白门重改岁,爱此晓光鲜。阁对钟山霭,窗临淮水烟。贺年仪节简,酌柏性情全。披拂春枝动,东风莫讶颠。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李孙宸。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谢医士为谢汝申作。明代。庄昶。老向秋风几,长惊白发根。何身无礼乐,此匕亦乾坤。红杏谁家洞,山藤破屋门。题诗从谢老,倒尽菊花樽。
蝶恋花 春日侍祖母母氏,偕诸姊妹游虞山。清代。席瑶林。翠耸虞山春景丽。游侍慈闻,更喜联同气。柳磴花堤芳草地。东风只荡湘裙底。仲雍当时曾此寄。千古高踪,巾帼犹仰止。拂水山庄何处是。羞他输与青楼妓。
念奴娇。宋代。李祁。碧天高稳,飏晴烟、顿觉繁华都了。燕舞莺啼成往迹,回首春光草草。一卷风帘,数行疏柳,写出秋怀抱。凭栏心事,漫将收入残照。门外江水溅溅,分流到海,知有路多少。送得年前分梦去,依旧怨怀难扫。寄隐无山,埋忧无地,独向天涯老。待寻霜剑,夜深长伴吟啸。
自都回至通州寄普达世理原理二首 其一。明代。刘基。旦辞文明门,回首望宫阙。长云拥蓬莱,烟雾中滃郁。相去不崇朝,杳若隔溟渤。扁舟指吴云,离梦萦燕月。虽怀归乡欢,复怆知己别。裁诗寄悠悠,感念深至骨。
陶节妇诗。明代。袁凯。维费荣敏,江夏启封。何以世家,户侯县公。抑抑节妇,实维其孙。始由旧姻,遂此新婚。翁亦大族,内外百口。爰觌令仪,具曰贤妇。其贤维何,孝于姑嫜。凡百之为,敬恭是将。夫良妻柔,敬之如宾。雍雍闺门,曾无间言。姻亲之间,岁时问遗。榛栗枣修,罔敢遗坠。孰司其权,降此后灾。昔如雨龙,相随以飞。如何中途,羽翼忽乖。又如黄鹄,雍雍喈喈。一失其雄,雌将畴依?亦既逝矣,家亦毁矣。茕茕孤嫠,将复何倚。婉婉弱女,索索空宇。载枝载梧,越此寒暑。维此寒暑,厥维艰哉。人维我忧,我宁叹嗟。如彼之白,涅亦不缁。如彼之坚,磨亦不亏,蓬首布衣,多历年所。不懈不怠,有进无阻。天相厥德,女既有家。庶几其门,不堕以遐。昔闻共姜,之死靡慝。亦有孝妇,终养不惑。人亦有言,千载一时。欲知古人,视此后来。山则有杞,隰则有芷。温温淑人,百福是履。我歌此诗,可配《国风》。实而不浮,观者是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