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南乡子·烟漠漠。五代。李珣。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烟雾苍茫,风雨凄迷。岸边的花儿已凋谢,只听得鹧鸪声声啼。远方的来客乘着一叶扁舟靠近荒野渡口。这种地方最容易引发阵阵乡愁。看江上潮水已退水面平静,时间已到暮春时候。
南乡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
漠漠:烟雾迷蒙的样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凄凄:寒凉貌。《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鹧(zhè)鸪(gū):鸟名。形似雌雉,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足黄褐色。以谷粒、豆类和其他植物种子为主食,兼食昆虫。为中国南方留鸟。古人谐其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诗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故乡。
扁(piān)舟:小船。临野渡:靠近荒野渡口处。
水平:水面平静。
参考资料:
1、(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76-177
这首《南乡子》,是一幅着墨不多的水墨画,一片江乡暮春景色,却被作者弄得满纸春愁。说起来,烟当然漠漠,而雨却未见得人人都觉得凄凄。以愁眼看世界,雨不免凄凄。至于岸花零落,当然是自然现象,但斯时也故有斯落也。它自落它的,根本不买任何人的账,看落花泛乡愁的人,即使给他看花开,他也只会看到“愁”。有人说,这是点明时间,却没有想到乡愁与时间全不相干,没有任何人可以证明,乡愁只能在某个时间段才会产生。作者只是把他无处发泄的思乡之情,像喷泉一样喷射,谁碰上也免不了变成“愁根恨苗”。作者的感情,使这些烟枝雨叶改变了它们的本来面目。只有这样,才能从这些被扭曲了的事物身上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感情。
此词给读者的是“愁云恨雨,满目凄清”的感觉,而拆碎下来,却是烟、雨、落花与鹧鸪的叫声而已。但就在开头这十三个字里,却使人觉得这些碎玉零珠滚滚而来,既是互相连贯,又能互相配合。说到底,这都是作者那条感情丝线上悬挂的琼瑶,它们是由感情组织在一起的。
这首词属于“单调小令”,但它有个特色,那就是前十三字用平韵,后十七字换仄韵。从韵脚的改变,使人产生一种分了上下片的错觉。实际上这首词在行文方面也的确如此。前十三字,以比兴见作者情思;后十七字,用叙述方式说明上文的情思是自己的乡愁。在韵脚上似断,而在文字和内容上却一气呵成。
野渡扁舟,水平潮退,是不得不思乡处,客路风雨,又值春意阑珊,又是不得不思乡之时。野渡凄寂无人,不堪鹧鸪之啼也。前后照应,结构完整,字少思深,平易感人。
李珣(855?-930?),五代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少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多感慨之音。)...
李珣。李珣(855?-930?),五代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少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多感慨之音。)
平等会 本名相思会继古韵。金朝。马钰。信口便胡轰,不管无腔调。畅我情怀歌舞,一任人笑。还童返老。志在无忧恼。向妙处,下功搜,细勘校。琼浆恣饮,元气充来饱。锻炼神丹,无大无小。胎仙养就,捧出灵芝草。便自炫,这番儿,道决了。
兰亭诗。明代。韩上桂。兰亭春已暮,莺燕喜相酬。丝竹虽乏响,雅歌亦悠悠。彭殇诚妄语,俯仰谁能谋。至今怀妙笔,犹复见风流。
奉和御制赏花钓鱼次韵私赋。宋代。宋庠。秘苑神池帐殿开,钩陈遥卫斗车来,柳舒瑞雾迎仙跸,花献天香入寿杯。恋藻文鳞争聚散,听韶丹翼剩徘徊。
红林檎近 大鸿有西河之戚作此代唁 大鸿次子无逸没于岭南幕中。清代。陈维崧。黄蛤沈香浦,绿犀惶恐滩。山郡荔枝叶,驿楼鹧鸪斑。郁孤台高一去,琼岛水阔难还。金齿细屐花间,茜雪洒红蛮。黎女双袖泪,梅峤百重关。槟榔椰子,枉劳赠自珠官。怅花田草满,海天月出,小笼失却金尾鹇。
赏梅佳什既不得陪从又莫获少留深以为恨辄赓。宋代。孙逸。郡务装怀日晷催,东园未睹一枝梅。从容后赏轮先见,汩没尘劳恨阻陪。待雪最宜寒艳坼,迎春会有暗香来。怅然归棹匆匆去,徒使临风忆共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