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养抽薪带湿烧,爆声还冀七弦调。中郎才思都消歇,莫恨琴材爨下焦。
爨材吟。清代。吴希鄂。灶养抽薪带湿烧,爆声还冀七弦调。中郎才思都消歇,莫恨琴材爨下焦。
字苇青,光绪三年生居城内南街,系著名画家吴冠英孙,李兆洛弟子。性聪颖博闻强识,绘画得其祖真传。不幸体弱早逝,年仅廿八岁。著有《崆峒庐诗草》,邑志有传。...
吴希鄂。字苇青,光绪三年生居城内南街,系著名画家吴冠英孙,李兆洛弟子。性聪颖博闻强识,绘画得其祖真传。不幸体弱早逝,年仅廿八岁。著有《崆峒庐诗草》,邑志有传。
访张鉴秀才兄弟。宋代。吕本中。眼看霍霍万钱食,便就匆匆五鼎烹。何似张侯五兄弟,闭门相对饱芹羹。
登楼寄远。唐代。李九龄。满城春色花如雪,极目烟光月似钩。总是动人乡思处,更堪容易上高楼。
南浦五小诗迎劳二弟 其二。宋代。朱松。苟禄劳生不为身,强颜来此算征人。莫将朝市轻分别,等是低回一鬨尘。
东台。宋代。张商英。迢迢云水涉峰峦,渐觉天低宇宙宽。东北分明睹大海,西南咫尺望长安。圆光化现珠千颗,耸日初升火一团。风雨每从岩下起,那罗洞里有龙蟠。
登河池城看筑工。明代。黄公仪。孤城一上一伤神,佚道犹难信子民。累土莫忧过百雉,结茅今已历三旬。山来粤北连多隘,地去黔西在接邻。近报荒蛮窥四境,正思戎马泪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