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列东西势,庄分四五围。浚圳将水导,编甲以戈推。
兔窟营空狡,鱼鳞册易知。普天皆食德,诡寄亦何为。
编审。清代。李若琳。地列东西势,庄分四五围。浚圳将水导,编甲以戈推。兔窟营空狡,鱼鳞册易知。普天皆食德,诡寄亦何为。
李若琳,字淇筼,贵州开州(今重庆开县)人。举人。清道光十七年(1837)五月二十九日,以漳浦知县署台湾府抚民理番海防粮捕通判。曾任噶玛兰厅员,负责清釐地亩工作。十八年(1838)正月二十四日卸任,补澎湖通判。...
李若琳。李若琳,字淇筼,贵州开州(今重庆开县)人。举人。清道光十七年(1837)五月二十九日,以漳浦知县署台湾府抚民理番海防粮捕通判。曾任噶玛兰厅员,负责清釐地亩工作。十八年(1838)正月二十四日卸任,补澎湖通判。
西江寄越弟。唐代。王昌龄。南浦逢君岭外还,沅溪更远洞庭山。尧时恩泽如春雨,梦里相逢同入关。
书苏公帖后。宋代。虞集。苏木空闻蜀贾舟,袜材还复望袁州。画叉犹是黄冈竹,细和陶诗饱即休。
和陈提举喜雨。宋代。阳枋。秋欢何繇达灏穹,秋成恐堕涉茫中。五龙偃塞藏深庙,六佛慈悲会一宫。帝勅名山诸沿闭,醮开太乙独函通。应怜赤子车中鲋,为激西江遍处同。
登峨眉 其五。清代。毛澄。趋下大峨石,再过桫椤坪。来时险绝处,重到路欲平。风泉洒珠玉,就枕神魂清。孙翁古铜罐,量药手自烹。涧筱及崖杉,火发寒琴鸣。雷威披褐裘,雪中听松声。空山灭人迹,知君何处行。
猛雨。清代。陈锦。朦胧睡方半,猛雨扑危楼。脚底黑云立,天风吹上头。飒然窗槅间,来自南山幽。嫩雷傍地走,一阵添飕飕。绮疏净如洗,屋宇为清秋。如龙出自峡,如鹰脱于韝。文章起突兀,大气所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