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风欲来,泊舟未能发。气昏雨已过,突兀山复出。
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
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
江上阻风雨。唐代。岑参。江上风欲来,泊舟未能发。气昏雨已过,突兀山复出。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和汉老弟秋夜有感 其一。宋代。虞俦。一翻梧叶又惊秋,鬓上侵寻岁月流。夜永只怜灯作伴,诗成却欠酒浇愁。多情行雨空扬袂,何物非烟解击瓯。室有天游魂梦好,屏山不遣污油头。
始凉夜坐。宋代。刘攽。八月秋风高,凉风动天地。渐疑昼短少閒暇,况复宵长减眠睡。空林露下物色清,閒堂明灯门不扃。四隅寂寞群动息,我与蟋蟀皆宵征。
赠后山僧谦自牧游。元代。艾性夫。为僧不游醯瓮鸡,游不名山沮泽龟。见山无诗僧亦俗,诗不高古犹无诗。吾谦年少钟老气,发根甫断拨云去。归来笠雪两肩寒,已觉囊中有佳句。一枝瘦杖万里心,策策尚欲穷幽寻。湖光山绿上下竺,谷花溪月东西林。我亦爱山行不得,把酒高歌壮行色。为语春风九里松,题诗野客今头白。
湖上喜晴。元代。方回。人閒尘不到,别是一清凉。雨足千峰净,风薰百草香。阴森穿茂密,汩虢溯深长。想见吴中路,连天尽绿秧。
元宵中都太守放灯作律诗五首 其一。明代。郑真。云霄楼观耸神京,蔼蔼笙歌出凤城。谯漏声传终百刻,将垣禁弛散千兵。彩屏有象金城画,火树开花玉缀缨。甲第公卿联戚里,当筵不数五侯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