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代春怨。唐代。刘方平。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时至暮春,独守空闺,莺啼声稀稀落落,应和着我的阵阵低泣。扯起珠帘,扑面央入满眼芳草。
一阵东风从小院里吹过;千万条柳枝便如同千万缕离情,一条一缕都向西指;那迢迢的西陲啊,正是爱人守戍的地方。
代:犹拟,说作者完全以一个闺妇身份来写这首诗。
残莺:春暮时之莺。春暮则莺稀,故称残莺。
萋萋:形容草生长得茂盛。暗用《楚辞·招隐士》春草、王孙意。意诣征人未归。
尽向西:唐时征战多在西陲。
此诗是作者隐居时所作。由于隐士生活单调,取材范围狭窄,女性题材给了他探索另一个心灵世界,在故事化的虚构中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他写下这首诗来表达久处深阁的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参考资料:
1、蒋寅著.大历诗人研究(上):中华书局,1995.08,:309
这是一首代言体的诗,要“言”的是“春怨”。诗中无一“春”字,但从写景可见;至于“怨”字,则只能从字里行间细加品味,仔细琢磨了。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朝日”,犹日日,时俗口语;春暮莺稀,故谓“残莺”。“朝日”、“残莺”不仅点出暮春之晨的季节,时间,也使人们的想象自然从今晨的镜头回溯昨夜以至整个春天。阳光八室,晓莺啼愁,又一个恼人的春夜度过了。“残\"字流露出她的迟暮之忧,“伴”字更传达出她的孤凄之感。时至暮春,独守空闺,自然怨忧满怀,偏偏几只残莺似乎也察知闺中思妇的孤寂,天天来陪伴着她叫个不停,更令人愁肠百结。愁之无奈,只好拉开窗帘,目之所见,芳草萋萋,碧色天涯。这无边的春色,既能勾起往日“草色青青送马蹄”的回忆,也可以引起草绿有期,征人难待的悲恨。眼前所见,心中所思,景、事相连,更惹动无限伤怀。她只得再次将视线移开。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这两句别具匠心。“时有东风入”为“千条尽向西”之因,在东风的吹拂下,杨柳千条向西摇摆,既写出了眼前景又传递出心中情。因为唐时征戍多在西陲,征人所在,妾之所向,“杨柳千条尽向西”,正形象概括了那离魂倩女,玉立亭亭,忧思万缕,终日西望的情景。如此终篇,收到了情深意挚,含而不露,扣人心弦,余味不尽的艺术效果。
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刘方平。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次韵胡少瀹题梁王山蟠松诗。宋代。刘倓。长松上捎日月宫,昂霄耸壑材甚雄。不肯甘心卧云巘,有时见梦十八公。汗颜血指,那知大匠自有体。斩伐丁丁,朝夕聒人幽耳聋。岂如吾乡华顶一峰八万四千丈,下蟠夭夭矫矫奇奇怪怪之苍松。樛枝半压鲁隐九年之大雪,雅韵曾和虞氏五弦之薰风。八千灵椿三千桃实几番见,何况篱下黄菊江头亦叶枫。萧梁劫火烧不死,坐阅五季鹿走天下人亡弓。世人欲识吾家所扰真龙种,请看春雷发蛰雾滃{上雨下橘去木}云从。礧砢蹙缩轮囷拥腫可挫不可辱,坚刚正独盘薄偃蹇受命不受封。无用之用不器之器振古成自晚,天台道人何苦汲汲图象寄涪翁。搜肠镂肾状出怪松赞,反言挺而茂者肥瘠贵得中,吁嗟九原相如不可作,飘飘词赋谁摩穹。阆风逸民自愧才力薄,北斗以南惟有四朝之老农。
再用韵。宋代。黄公度。斗粟驱人堕世纷,卯申凫鹜动成群。桁杨闲卧吏休日,尊俎清谭士集云。久矣蛮荒真下策,信哉邹鲁号多文。酒酣预约鸡豚社,会见婆娑故国枌。
和明上人除夜见寄。唐代。徐铉。酌酒围炉久,愁襟默自增。长年逢岁暮,多病见兵兴。夜色开庭燎,寒威入砚冰。汤师无别念,吟坐一灯凝。
玉楼春。宋代。袁去华。垂鬟初学窥门户。妙舞妍歌俱独步。引成密约笑言间,认得真情离别处。潘郎两鬓今如许。纵得相逢知认否。多时无雁寄书来,今夜倩风吹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