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将至南康道中。宋代。祖无择。湓江辍棹整骖騑,松路杨鞭入翠微。好是近郊人候望,纷纷羽服与田衣。
重午酒边四句书宜晚。宋代。陈著。七十二岁重午酒,百千万变独閒身。细看榴艾只自醉,同吊芷兰能几人。
黄雀行。唐代。李频。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朱宫晚树侵莺语,画阁香帘夺燕窠。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
开州盛山十二题 其九 桃坞。宋代。冯山。闻说旧桃坞,岁久无残枝。春光已不到,犹有风骚知。
闰中秋夜田御宿大参邀饮映碧园樊淑鲁民部以微恙未与书二绝见示依韵答之。明代。孙传庭。银汉重看拂素盘,依然清影绕阑干。如何不共春风坐,露冷风凄觉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