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散青牛客,伊余有素期。诗成先取示,酒熟预令知。
夜被尝同覆,朝筇复共支。岂期行乐地,回首总成悲。
封仲坚挽词 其四。宋代。段克己。萧散青牛客,伊余有素期。诗成先取示,酒熟预令知。夜被尝同覆,朝筇复共支。岂期行乐地,回首总成悲。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段克己。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庚寅岁十一月新罗弘惠上人与本国同书请日休…以诗送之。唐代。皮日休。三十麻衣弄渚禽,岂知名字彻鸡林。勒铭虽即多遗草,越海还能抵万金。鲸鬣晓掀峰正烧,鳌睛夜没岛还阴,二千馀字终天别,东望辰韩泪洒襟。
奉寄献恭叔父。清代。叶在琦。寒澌缓缓回春流,闸河不任浮轻舟。空斋腊去六十日,短梅疏花为客留。梅花留客看春雪,三月西湖有此不。浙中山水夙缘重,官辙过处皆曾游。昔来趋庭不谒郡,潇洒题诗八咏楼。今来下车谕父老,邻邑人识新君侯。中年最乐奉亲事,况自官舍涓兰修。愉愉门内涤牏器,善气已动舆人讴。琦也弱岁从诸父,僧院镫火春徂秋。栖鸦暮满窗外树,斜月照见低枝樛。依稀此景但畴昔,辗转人海嗟萍游。新岁岭外有消息,阿叔奉檄归梧州。仲兄匆匆别数月,踪迹尚滞藤溪头。惘然当别念家事,未敢孟浪干时忧。都门送人已屡屡,居者不去宁无求。颇思十亩有收获,胜似朝市为身谋。高堂康健慰游子,宁赡邸费无归休。亲慈自望可树立,力薄欲进途无由。求才正亟汰冗长,太仓鼠雀能勿羞。还家温凊帅群季,何有郁郁思八驺。
秋日寄满子权。宋代。王令。楼前暮霭暗平林,楼上人愁意思深。未必薄云能作雨,从来秋日自多阴。三年客梦迷归路,一夜西风老壮心。欲作新声寄遗恨,直弦先断泪盈琴。
题顾与新清溪庄和唐应德韵四首 其一。明代。王立道。罢官应自好,负郭有瓜田。宦味陶元亮,诗才贾浪仙。高斋听雨枕,斜月过湖船。谁共幽吟者,空闻招隐篇。
呈知鄜州何士宗。宋代。向敏中。勋将钟鼓堪铭镂,业为皇王致太平。貔虎有威开玉帐,犬戎无战卧金钲。
冬日溪行寻唐荆川太史。明代。施渐。野水将孤楫,晴天雾半收。寒禽自向日,残叶尚如秋。好道宁辞晚,谋生岂解愁。思君时一见,犹免失东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