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汪炎昶。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题高以正正心斋诗卷。唐代。王翰。镜里灵台本湛然,不知何处得云烟。河源既浊流难洁,竿表先倾影亦偏。若向静时无隔蔽,不容动处指媸妍。羡君有志窥贤圣,霁月光风共此天。
画鸭 其一。宋代。李之仪。野塘溶漾夕阳时,风淡云閒草半攲。会得腾身振衣否,不教春色在花枝。
登飞山。明代。顾璘。渠阳众山内,飞山郁岧峣。平嶂蟠近郭,孤峰插层霄。仰攀万丈梯,弱袂飞狂飙。股栗不能定,地轴如动摇。云房妥明神,百灵俨相传。风雷在左右,倏忽应招邀。丰凶非所遗,祈报争喧哓。苗夷伏石陛,犦牲时献膋。磴边数小树,野火不敢烧。谁云俗尚鬼,实以威灵昭。神道可设教,勿谓同昏妖。
赏花至湖上。宋代。陆游。吾国名花天下稀,园林尽日敞朱扉。蝶穿密叶常相失,蜂恋繁香不记归。欲过每愁风荡漾,半开却要雨霏微。良辰乐事真当勉,莫遣匆匆一片飞。
秋祀三皇。明代。陶安。蒇祠当九日,大道仰三坟。废邑姑存礼,皇风不在文。晓江生白气,秋岭湿玄云。茅茨土阶净,旭日照清熏。
和元伯中伏夜雨南洋河水泛。宋代。黄庶。雨洗三齐中伏月,乖龙连夜起云门。溪声斗似银河落,惊断诗书一梦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