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蓼花香夹岸稠,绿波春水向东流。小船轻舫好追游。
渔父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一杯销尽两眉愁。
浣溪沙·红蓼花香夹岸稠。宋代。晏殊。红蓼花香夹岸稠,绿波春水向东流。小船轻舫好追游。渔父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一杯销尽两眉愁。
红蓼花开,夹岸香浓。绿波春水,向东流去。此时正好坐着小船,在江上愉快地遨赏。
渔翁酒醒,又再划舟前行。鸳鸯被惊飞去。屡屡回头而望。一杯在手,便解开紧锁的双眉,销尽愁绪。
浣溪沙: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
红蓼(liǎo):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夏秋季开花,花浅红色。也称水蓼。
舫:船。
棹(zhào):划船的桨。
却:还。
据《明一统志》卷二十七《归德府》载:南湖在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城南五里,宋晏元献放驯鹭于湖中。据这首词的词意推测,可能作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晏殊迁谪于商丘时。
参考资料:
1、(宋)晏几道著;张草纫导读,晏殊词集·晏几道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07,第9页 作品鉴赏
夹岸红蓼丛生,四望但见满目繁花掩映,空气里也飘散着浓郁芳香,而相伴遥遥东去的一湾春水,碧波澄澈,正好供轻舫小舟追游嬉戏。上阕以三组连贯递进的景象,分就冷暖色调的视觉对比、波声人语的听觉感触和水气花香的嗅觉把握里,多角度地描绘出一幅春日行乐图,轻快明丽,洋溢着蓬勃生机与清朗气息。
下阕则将笔势转注于江上风光。过片谓渔父酒醒后,顿时发觉离归程已远,连忙重新拨桨返回,原来他先时酣饮沉睡,一任船儿随波飘流。不过,对此并未明写,而是通过富于暗示性的动作,由回溯追想完成。在这个空白处,假不写之写,充分体达其悠闲适意的生涯。下面再由人及鸟,续写棹动水响际,惊飞了双双栖憩的鸳鸯,忽地振翅远去,却又相互回头照看。这句表现鸳鸯神态极生动,它们的自然生理特征并具有社会人事内容的启迪性,这样便从容推出结拍,收束全篇:“一杯销尽两眉愁!”“愁”什么呢,或许是韶华易逝人生短促的伤感,对于远方恋人的眷念与离别的悲哀,某种理想境界执着而无望的追求,甚至是闲愁,一抹难以言说也不必说清的淡淡怅惘迷离情绪。总之,它烟雾般缭绕在心头,推诿不去。但一杯在手,便得释然,直觉跟前这花鸟水云无不欣欣然通合天机,与人相亲相近,又何不且乐现时的阳春美景,而拘拘自苦若是,念及此,就尽销愁颜了。
这首小词,似乎顺手写来,无须著力,却清丽畅朗,颇具天然之趣。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晏殊。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西域引。清代。谭嗣同。将军夜战战北庭,横绝大漠回奔星,雪花如掌吹血腥。边风冽冽沉悲角,冻鼓咽断貔貅跃,堕指裂肤金甲薄。云阴月黑单于逃,惊沙锵击苍龙刀,野眠未一辞征袍。欲晓不晓鬼车叫,风中僵立挥大纛,又促衔枚赴征调。
念奴娇 金陵秋思。清代。王策。江山如画,被西风旅雁,做成萧索。人与门前双树柳,一样悲伤摇落。旧院花寒,故宫苔破,今古伤心各。浮生皆梦,可怜此梦偏恶。看取西去斜阳,也如客意,不肯多担阁。料得夫容三径里,红到去年篱脚。瘦削腰围,嵚
沁园春 声。清代。厉鹗。隔院飞来,巧啭如簧,初闻可怜。正金经学诵,生成柔软,珠歌教唱,分外清圆。花下泠泠,帘中呖呖,小玉频呼密意传。吟郎句,惯临流对月,韵更悠然。道将双字联翩。比相见春风一笑嫣。记靧桃幽思,咒馀茸舌,折杨离恨,噎在香咽。细语欢浓,娇啼梦浅,时送吹兰到耳边。关情甚,听莺雏燕乳,仍是笄年。
赠何墨。宋代。王存。何郎二十已勃窣,能写山容凿山骨。时为阿翁添老树,独溯西江问津筏。槐堂之年半缶庐,子入虎穴捋虎须。我今赠诗媵以斧,出一头地让宗武。
锦积堆为许季升题 其三。明代。朱诚泳。妆点都来属化工,几多异品错青红。休嗟回首随流水,悟得禅家色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