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洁犹来真有为,好高安得是无心。污亭妙旨君须会,物我何争事莫侵。
和王安之五首 污亭。宋代。程颢。强洁犹来真有为,好高安得是无心。污亭妙旨君须会,物我何争事莫侵。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程颢。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蓬莱旅舍作 其十一。近现代。启功。吾降壬子年,今年七十九。年年甘与苦,何必逐一剖。平生称大幸,衣食不断有。可耻尚多贪,朝夕两杯酒。
湖上送家兄入都。清代。朱荃。幽鸟唤春春又阑,六桥烟柳簇征鞍。客途再到悲欢异,樽酒相逢去住难。五夜鸡声惊昨梦,连朝花信破轻寒。停鞭不尽蝉联语,回首高城夕照残。
县内水亭晨兴听讼。唐代。钱起。晨光起宿露,池上判黎氓。借问秋泉色,何如拙宦情。磨铅辱利用,策蹇愁前程。昨夜明月满,中心如鹊惊。负恩时易失,多病绩难成。会惜寒塘晚,霜风吹杜蘅。
浈阳峡。清代。陈良玉。朝岚荡初旭,绚烂空翠明。群峰洗寒碧,朵朵芙蓉生。今朝浈峡口,喜见天宇晴。云日共朗媚,山水复深情。一峰高插天,巉峭疑削成。飞鸟怯不上,如线樵路争。江屈羊肠绕,山回猿臂撑。中流出渔舠,忽送叹乃声。垂钓者谁子,石室遗姓名。感兹隐沦迹,愧我游子情。
夜起庵杂诗 其四。清代。郑孝胥。晓出雪犹微,须臾飞渐密。仰观若塞空,横铺路欲没。楼台顷自明,高下同一洁。旋风俄焉起,眩转益飘忽。浮浮俨簸扬,作势穿牖闼。向晚如小衰,竟夕乃愈烈。诘朝互传语,尺许久无匹。宣统三年春,元旦差相埒。中间十五载,丧乱鲜可悦。意者其休徵,相看还咄咄。
程孟孺谒余武昌以是日至而余以是日发因偕登庐岳各返故里遂成二绝为赠并呈豫章诸王孙 其一。明代。王世贞。君作游人上武昌,我为迁客下浔阳。何如一醉匡庐色,归卧沧江紫气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