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周昉内人图 其九 览镜。金朝。李俊民。不教朱粉污天真,长对菱花顾影频。但把蛾眉埽来淡,尚嫌不似虢夫人。
侠客篇。明代。王廷陈。千金饰宝剑,四牡耀朱缨。东驰突西骛,重诺复轻生。公子执辔请,诸侯拥彗迎。绐秦归质子,要楚出援兵。按剑复鲁地,凭轼下齐城。匿迹托狗屠,济难赖鸡鸣。报雠争结交,杀人恒借名。七国倚安危,三辅咸震惊。诡辞五岳移,侧足九鼎倾。少年附高义,千载流英声。安能效竖儒,睹事徒抚膺。
满庭芳 昼叉。近现代。邓潜。燕尾形分,鹅溪幅挂,焚香正袅窗纱。拣来湘竹,装点玉钩斜。一轴红丝小绊,麻姑样、鸟爪全抓。鸥波馆、么鬟笑捧,名字混双鸦。看花。如雾里,烟云过眼,老作生涯。展清风四壁,高处寻他。坐我溪山杳霭,疑幽火,误照鱼叉。题诗好,温郎手捷,冰柱赛刘家。
登钓台四绝 其四。明代。胡应麟。百尺纶竿俯碧流,危阑天半夕阳愁。山灵似识携家意,十里鱼龙送客舟。
初夏过。明代。区益。暑雨弥初夏,衰迟过半生。豹姿聊隐雾,凫性自依蘅。勋业羞看镜,行藏笑拂缨。溪山开旧业,藉此寄幽情。
山馆秋日陈公载黎惟敬二子过访。明代。梁有誉。高秋岳色翠嶙峋,搔首云天眺望新。词客共题青玉案,浮名空愧白纶巾。即愁魑魅窥人过,况复风烟堕泪频。莫向西风感摇落,浊醪相过任吾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