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幅生绡里,分明见远山。断桥分瀑溜,古木隐岩峦。
野色烟中没,孤云鸟外还。幽栖如此得,何必市朝间。
山水图 其一。明代。王恭。半幅生绡里,分明见远山。断桥分瀑溜,古木隐岩峦。野色烟中没,孤云鸟外还。幽栖如此得,何必市朝间。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春光好(寒食将过淮作)。宋代。葛立方。禁烟却酿春愁。正系马、清淮渡头。后日清明催叠鼓,应在扬州。归时元已临流。要绮陌、芳郊恣游。三月羁怀当一洗,莫放觥筹。
壬子元日。明代。林熙春。昨夜犹然刚六十,五更六甲忽重逢。燕台岂意劳推毂,驹隙何心叹转蓬。椿树百年几九帙,椒花一日胜三公。自知聚首皆明赐,海上嵩呼愿岁丰。
祥日忆亡儿宇瞻二首 其一。明代。区怀瑞。三年眠食废,此日倍沾裳。骨肉归黄土,音容忆异乡。吾孙方夺抱,汝弟早中殇。世眼惊鲛泪,诗名惜雁行。人琴徒扰扰,仙籍竟茫茫。何限成亏事,悲歌任老狂。
朝中措。宋代。朱敦儒。红稀绿暗掩重门。芳径罢追寻。已是老于前岁,那堪穷似他人。一杯自劝,江湖倦客,风雨残春。不是酴醿相伴,如何过得黄昏。
忆山行。明代。郭之奇。尝蓄名山意颇奢,偶遭人世乱如麻。谢绝中原辞五岳,远从夷徼问天涯。天涯峰岫多殊状,刺眼荆榛费剔爬。芜秽日删山翳辟,冈峦放出古烟霞。以兹感叹成故识,日假清光月借华。薜萝每结幽人径,桃李妆成学士花。品题欲尽秋岩竹,吟讽常依春涧蛙。破涕为欢谁与共,长歌当泣每堪誇。岂知此事山仍勒,山心人意两参差。去年此日交山里,身是行云山是家。今年此日家何处,山在云中人在阇。去年此日山花发,冷艳幽香透碧纱。今年此日花何处,寒蔓依墙紫棘加。山禽山兽齐归网,山人为尔罢秋畬。已教牛骥称同调,岂惟鸡鹤并居笯。凤兮何德使狂笑,麟胡为来使圣嗟。便许笼宽终损羽,谁怜囿小复施罝。人在人閒山日远,山在人閒山亦哗。青山几个能青眼,山眼冥冥山面遮。登彼西山那可得,愁对西峰夕照斜。
二十日福山港寄省院张思廉陈惟允诸友。元代。陈基。汉将西征肃羽仪,简书日日有程期。东溟潮上犀船发,南斗星横虎节移。青入楚封山点点,白添吴镜雪丝丝。美人宴罢芙蓉署,一色银花翠压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