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萧索暮寒催,千里怜君此日回。自说月明霜冷夜,相思曾倚凤凰台。
秋暮喜友人自京还。明代。王恭。黄花萧索暮寒催,千里怜君此日回。自说月明霜冷夜,相思曾倚凤凰台。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云景画。明代。朱诚泳。同云酿飞雪,远近皆琼瑶。冰壶冻六合,万木皆萧条。策蹇来幽人,抱琴度危桥。何处觅知音,前溪路迢迢。
夜泊建溪丰乐驿前三首 其三。宋代。刘弇。溪灵觅罅吹滩声,削木刺波舟逆行。问津候馆得丰乐,回首洞天无玉清。愁看迮缆叠石子,快是隔篷眠水晶。儿曹灯间动喜色,甑有滑白长腰粳。
一痕沙 题画。清代。沈岸登。倚树茅亭不剪。带水平沙乍远。岚翠入寒空。有无中。留待春船载酒。添个邻翁携手。醉拥石苔眠。可忘年。
登镇江北固楼。唐代。康有为。山围城郭南徐镇,石撼潮湍北固楼。天入长江生远浪,风吹落木下清秋。山川第一供凭吊,国土三千放远游。无限霸才成底事,怒涛滚滚向东流。
故少师张魏公挽词三章二章。宋代。杨万里。手麾日三舍,身驭月重轮。始是岷峨秀,前无社稷臣。向来无破斧,何用更洪钧。只使江淮草,明年不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