辘轳悬青丝,芙蓉覆金井。比君不照心,似妾可怜影。
铜壶堕水风捲花,为君中路改荣华。人生百年有知己,暂时荣落何须嗟。
汲井叹。明代。王恭。辘轳悬青丝,芙蓉覆金井。比君不照心,似妾可怜影。铜壶堕水风捲花,为君中路改荣华。人生百年有知己,暂时荣落何须嗟。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禁诗。近现代。马一浮。扬眉瞬目若为传,尧似蓬心舜似膻。诗瘦自嫌蔬笋气,言多人谓野狐禅。衰周扰扰空三百,关尹区区出五千。万事不如无事好,净名一榻但高眠。
和元少卿送越僧。唐代。徐铉。尘机息尽一真僧,唯有林泉舍未能。莲社故人今暂别,稽山旧隐与谁登。时清岂觉前游改,道胜宁辞白发增。遥羡高斋吟望处,孤云野鹤是亲朋。
咏史二十一首 其十。明代。刘基。田横不事汉,刎颈送咸阳。二客既穿冢,岛中皆自戕。虽非中庸道,要亦有耿光。英雄久沦没,世俗但炎凉。嗟嗟翟廷尉,慷慨令人伤。
悼欢。明代。王彦泓。无才薄命不祥身,直遣凶灾到玉人。花骨未知何处葬,兰心长似小时醇。微酣不却郎行酒,半病还陪姊踏春。从此更难同一笑,泣看图画叫真真。
送司马待制守河中。宋代。宋庠。久贰甘泉计,新陪丹府游。天深巢鶠阁,地重凿龙州。驱弩军装盛,依莲客藻遒。别魂惊黯黯,循政伫优优。旧畤连睢远,长汾抱晋流。劭农知俗美,虞畔记耕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