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君住处在深山,高卧林扉日日闲。借问松间双白鹤,何时相问到人间。
寄山中人。明代。王恭。佳君住处在深山,高卧林扉日日闲。借问松间双白鹤,何时相问到人间。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将抵绣江望城西一带。清代。田同之。朝从济上来,夕入阳丘路。面面翠峰迎,脉脉春泉注。斜阳一派红,半是桃花树。
感事。宋代。陆游。陋巷何须叹一瓢,朱门能守亦寥寥。衲衣先世曾调鼎,野褐家声本珥貂。若悟死生均露电,未应富贵胜渔樵。千年回首俱陈迹,不向杯中何处消?
和叶枢密同游南明。宋代。姜特立。出郭眼增明,遐观酒共倾。好风吹暑气,快雨送雷声。僧磬清敲寂,莺簧巧弄晴。论交方缱绻,宗此别时情。
同荣天和游石城。宋代。李之仪。树密山深镇雨凉,西州陈迹旧丹阳。相逢莫话当时事,且约清心感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