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青山外,萧条尽白云。猿啼山寂寂,霜降叶纷纷。
野寺鸣烟磬,空林带夕曛。望乡心未已,残笛不堪闻。
秋山行旅。明代。王恭。客路青山外,萧条尽白云。猿啼山寂寂,霜降叶纷纷。野寺鸣烟磬,空林带夕曛。望乡心未已,残笛不堪闻。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挽歌。魏晋。傅玄。人生鲜能百,哀情数万端。不幸婴笃病,凶候形素颜。衣衾为谁施,束带就阖棺。欲悲泪已竭,欲辞不能言。存亡自远近,长夜何漫漫。寿堂闲且长,祖载归不还。人生鲜能百,哀情数万婴。路柳夹灵轜,旟旐随风征。车轮结不转,百驷齐悲鸣。灵坐飞尘起,魂衣正委移。芒芒丘墓间,松柏郁参差。明器无用时,桐车不可驰。平生坐玉殿,没归都幽宫。地下无刻漏,安知夏与冬。
九日李环卫招同诸公登显应观阁不赴。明代。胡应麟。寂寂东篱下,黄花意自真。笑杀龙山客,空迟落帽人。
入庐山感兴。宋代。董嗣杲。古翠深中拥紫烟,幽行先酌石溪泉。未能耕野安愚分,且乐游山趁壮年。五色在前难障碍,连镳来此可留连。杏花林里閒风月,况有宗人演地仙。
田家早秋。明代。区怀年。茅屋几家村,村酤老瓦盆。浃旬收黍稻,随地散鸡豚。涧响先通牖,山光半到门。西风一夜发,作意护兰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