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难久住,摇落得轻身。远近随风力,高低逐日轮。
纸鸢云外线,野马路旁尘。悟得循环理,相逢总未真。
九秋杂咏 其二 秋蓬。清代。成鹫。繁华难久住,摇落得轻身。远近随风力,高低逐日轮。纸鸢云外线,野马路旁尘。悟得循环理,相逢总未真。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成鹫。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游宜山北岭 其一。明代。叶祯。一度登临一惘然,古祠荒树暗蛮烟。欲将手挽银河水,静洗炎方看碧天。
探梅。宋代。陆游。我游东村冲暮烟,断桥流水鸣溅溅。欲寻梅花作一笑,数枝忽到拄杖边。高标元合著山泽,绝艳岂复施丹铅。定知曾授餐玉法,不尔恐是淩波仙。锦江赋诗忽万里,蓬山把酒今三年。相逢风味宛如昨,人生何者非前缘?颇思取醉极清赏,杖头幸有百许钱。但判插破乌纱帽,莫记吹落黄金船。
送魏子存之成都同西樵周量贻上。明代。汪琬。凤城垂柳为君攀,西去高轩指散关。望帝愁魂春树外,卧龙故垒夕阳间。天悬鸟道连三峡,地入蚕丛控百蛮。到日不妨频吊古,讼庭草长簿书闲。
饮叠嶂楼。明代。范嵩。远望更嵯峨,长松挂绿萝。浮云归太华,高阁倚晴河。露溢蝉声急,岚光雁影多。酒酣人散后,明月满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