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掩白云司,蜀都高卧时。邻僧照寒竹,宿鸟动秋池。
帝诵嘉莲表,人吟宝剑诗。石渠流月断,画角截江吹。
闲出黄金勒,前飞白鹭鹚。公心外国说,重望两朝推。
静藓斜圭影,孤窗响锡枝。兴幽松雪见,心苦砚冰知。
缘杖虫声切,过门马足迟。漏残终卷读,日下大名垂。
平碛容雕上,仙山许狖窥。数联金口出,死免愧丘为。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唐代。李洞。寄掩白云司,蜀都高卧时。邻僧照寒竹,宿鸟动秋池。帝诵嘉莲表,人吟宝剑诗。石渠流月断,画角截江吹。闲出黄金勒,前飞白鹭鹚。公心外国说,重望两朝推。静藓斜圭影,孤窗响锡枝。兴幽松雪见,心苦砚冰知。缘杖虫声切,过门马足迟。漏残终卷读,日下大名垂。平碛容雕上,仙山许狖窥。数联金口出,死免愧丘为。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李洞。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雯光宴集用吴刺史园次扇头原韵即席赋。清代。陈恭尹。送客分题是隔年,客来已度九秋烟。似从岭海酬诗债,先向端溪问砚田。寒雪未回中夜棹,暖风初试小梅天。使君地主能开社,菊径犹多泛酒钱。
和谢于乔修撰云山图联句韵兼怀沈仲律。明代。李东阳。俯仰天地间,吾人有高兴。图画亦偶遭,诗坛乃前定。屏当广座设,壁与长缣扃。幽怀惋百结,醉眼豁双懵。沃野平若掌,横波急如絙。颓云澹将沈,瀚海寒欲凌。中峰俨尊长,众壑分婢媵。群坳讶空豂,百折愁绝嶝。包罗引地络,混沌泄天孕。烟横似张帏,露湿同覆甑。嵓葩绽将然,谷鸟呼若醒。凭虚敞轩闼,眺远失梯凳。尘消野马没,地湿晴蜺蒸。江光晃无垠,石籁差可听。得非茱萸沜,或者柴桑径。洗耳幽涧泉,清心远林磬。閒贪野芳采,饱厌山殽饤。流光难把玩,富贵安足凭。乐事希狂曾,明时岂愚宁。求之不可得,何以攀逸乘。流水宿有期,幽兰杳谁赠。吾生尚驱逐,兹意方蹭蹬。忆当风日佳,乐此宾主胜。幽期予独负,往券真足證。重披意俱新,未接神已凝。雄誇凤楼手,规制皆略称。苦忆豸冠翁,风流远犹剩。玩赏在樽罍,淹留谢鞯镫。多才复爱客,吾语非子佞。努力青云期,交盟岂虚订。
闻孔氏女至。明代。李东阳。南风吹送北河舟,有女东来慰白头。病里心情无那老,别来风景又经秋。鹊声报日书先到,雨脚干时泪始收。预想离程还在眼,难将一笑解千忧。
忆江南 其五。清代。梁启超。重门掩,恰称野人家。篱落乌龙眠妥贴,井阑玉虎语咿哑。风味故园赊。
邵伯路中途遇前纲载茉莉花甚众舟行甚急不得细观也又有小盆榴等皆精妙奇靡之观因成二绝 其一。宋代。吕本中。花似细薇香似兰,已宜炎暑又宜寒。心知合伴灵和柳,不许行人仔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