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名深般若,方寺设莲华。钟呗成僧国,湖山称法家。
一尘多宝塔,千佛大牛车。能诱泥犁客,超然识聚沙。
题居上人法华新院。唐代。陈陶。浮名深般若,方寺设莲华。钟呗成僧国,湖山称法家。一尘多宝塔,千佛大牛车。能诱泥犁客,超然识聚沙。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陈陶。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答赠沈孟学 其四。明代。李攀龙。江城春尽尽飞花,花拂青樽日影斜。寂寞更无奇字问,可知曾到子云家。
瑞鹧鸪。宋代。李清照。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踏莎行四首 其二。清代。史承谦。密叶生秋,微云散绮,晚凉庭院人闲倚。新词空谱望江南,江南回首三千里。玉柄摇风,香衫着体,消魂往事重提起。兜衾小卧不成眠,团圞月照窗纱里。
高阳台。清代。龚自珍。南国伤谗,西洲怨别,泪痕淹透重衾。一笛飞来,关山何处秋声。秋花绕帐瞢腾卧,醒来时、芳讯微闻。费猜寻,乍道向兰奴,气息氛氲。多愁公子新来瘦,也何曾狂醉,绝不闲吟。璧月三圆,江南消息沈沈。魂消心死都无法,有何人、来慰登临。劝西风,将就些些,莫便秋深。
送云卧接待庵主。宋代。释绍昙。云卧遗风仰正传,接人全在钁头边。临机不用闲忉怛,自有春山蕨竖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