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山人十洲客,莓苔为衣双耳白。青编为我忽降书,
暮雨虹霓一千尺。赤城门闭六丁直,晓日已烧东海色。
朝天半夜闻玉鸡,星斗离离碍龙翼。
杂歌谣辞。步虚引。唐代。陈陶。小隐山人十洲客,莓苔为衣双耳白。青编为我忽降书,暮雨虹霓一千尺。赤城门闭六丁直,晓日已烧东海色。朝天半夜闻玉鸡,星斗离离碍龙翼。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陈陶。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蓬莱阁 俗秦楼月藏头 折起水字。金朝。王哲。溟漠。今忘了登飞阁。登飞阁。人自省,身居银廓。能俱养灵丹药。槎稳驾销诸恶。销诸恶。头一点,肯教牢落。
谒武惠鲁公林墓四十韵。元代。王恽。金驭成阴朽,山东自古强。限田标镇戍,积愤致抢攘。武惠当年杰,天心霸业匡。云龙时际会,风虎日翱翔。五十连城重,三千战士良。一朝归版籍,遗爱在耕桑。甫定先文治,来威戒伐张。俭恭希大帛,号令肃秋霜。气革耰锄扰,风还礼义乡。颂方歌鲁盛,人骇陨星镗。云出青崖顶,乌瞻泰岱傍。驱车经鹊里,故宅似汾阳。山倚祁连冢,祠荒绿野堂。门旌虚将幄,燕寝尚清香。有客追畴昔,怀人动慨慷。王师初破汴,河朔久沦纲。文物随云散,招徕不一亡。尽收周礼乐,重辟汉科场。清秩铨华省,群英萃郡庠。有金皆冶器,无玉不追章。蓄德需明主,流波及四方。星躔从落落,奎彩独煌煌。嗣相图光绍,先猷在益彰。雪山宜久重,世业浸丕昌。帝道开中统,皇风煽八荒。重推黄阁相,轻是尚书郎。两署分荷橐,千官列雁行。至今称济济,所在见跄跄。原治无多术,推贤用叵量。措材真得所,收效尽非常。侯国能如此,朝家化更皇。阐明虽实理,勉励乏明扬。一代徐通议,中流号巨防。试图援手助,潜有跋胡妨。薄宦新过鲁,诸生惧面墙。泮田饶乐育,师授奈无望。可惜弦歌地,虚成笱在梁。力扶虽切切,事迫去遑遑。量分功名薄,伤时涕泗滂。野烟知客恨,先自柏城苍。
代乐府三首 其三 双桐生空井。南北朝。萧纲。季月双桐井,新枝杂旧株。晚叶藏栖凤,朝花拂曙乌。还看西子照,银床系辘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