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山横洲渚地,人如白蘋自生死。
洪崖成道二千年,唯有徐君播青史。
题徐稚湖亭。唐代。陈陶。伏龙山横洲渚地,人如白蘋自生死。洪崖成道二千年,唯有徐君播青史。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陈陶。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山居杂体卦名。明代。王夫之。豫子殉其道,井生贵所希。坎流邈殊涂,既济愉同归。比肩通异理,蒙袂轻调饥。蹇余纫秋兰,升高搴野薇。剥芧充晨餐,畜荷资霜衣。离离劈椒房,鼎鼎闭松扉。履石探晴云,临崖款夕晖。益知荣公乐,渐看卜子肥。颐生喻明窗,观物避炎威。随兹寒暑谢,遁迹冀无违。
一落索。宋代。王灼。昨夜封枝寒雪。暗堆残叶。佳人醉里插钗梁,更不问、眠时节。绣被重重夜彻。烛光明灭。枕旁争听落檐声,更不问、醒时节。
沅州道中四首 其一。明代。何景明。山行多雅兴,十里几人家。林叶垂朱实,蹊藤落紫花。缘崖防转石,傍岸畏颓沙。不见前溪堡,遥闻奏暮笳。
拟行路难。南北朝。鲍照。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将死胡马迹。宁见妻子难。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
岳观。元代。赵秉文。步屧方坛上,行吟避草芽。帘声风拂燕,池影柳蹲鸦。天入濛濛雨,春归淡淡花。游春心未老,墙外度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