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咏蚕。唐代。蒋贻恭。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辛勤劳苦获得的蚕茧不满筐,深夜里煮蚕抽丝恨比丝更长。
贵人们穿绫罗哪知道养蚕苦,他们只是贪恋衣上的绣鸳鸯。
盈:满。
缫(sāo)丝:把蚕茧浸在热水中抽出丝来。
著:穿衣。
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便国势衰微,到了诗人生活的那个年代,唐王朝的统治已岌岌可危。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封建统治者反而加紧了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诗人在蜀时任过县令,多接触下层农民,目睹和耳闻农民的疾苦。此诗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深刻的反映了这些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45-246
2、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306-307
这首诗第一句写养蚕的辛勤劳苦。诗人在这里没有过多地描写养蚕的过程,只是用“辛勤”与“得茧不盈筐”互相对照,突出了蚕事的艰辛。人们心中充满了怨恨,因此诗人在下句说这些养蚕人“灯下缥丝恨更长”。这句诗用茧丝来比喻蚕农的恨,既形象又贴切。劳动人民每天深夜都要抽丝织布,每一缕丝都是蚕农辛酸的记录,但是他们享受不到自己劳动的果实。劳动果实被统治者白白拿去,所以在他们心中充满了怨恨,那每一声织机的声响都是劳动人民的叹息,都是劳动人民的诉说。
第三句诗锋一转,写穿绫罗绸缎的贵人。他们穿着华美的衣服,然而他们哪里知道蚕农和织妇的辛酸,他们只知贪爱绣在绸缎上的鸳鸯图案。这样,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就更为明显,更清楚地点明封建社会贫富的对立,写出劳动人民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寄生虫的愤恨和鄙视,诗的社会意义就更深刻,社会作用更广泛了。
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前两句同后两句构成对比,使诗意更加鲜明,加强了诗的表现力,使诗的主题揭示得更加深刻。
蒋贻恭,五代后蜀诗人。一作诒恭,又作诏恭,江淮间人。唐末入蜀,因慷慨敢言,无媚世态,数遭流遣。后值蜀高祖孟知祥搜访遗材,起为大井县令。贻恭能诗,诙谐俚俗,多寓讥讽。高祖末年,臣僚多尚权势,侈敖无节,贻恭作诗讽之,高祖赞为“敢言之士也。”《咏安仁宰捣蒜、《咏虾蟆》、《咏王给事》等,讥刺缙绅及轻薄之徒,为彼所恶,痛遭捶楚。《全唐诗》收录其诗十首。...
蒋贻恭。蒋贻恭,五代后蜀诗人。一作诒恭,又作诏恭,江淮间人。唐末入蜀,因慷慨敢言,无媚世态,数遭流遣。后值蜀高祖孟知祥搜访遗材,起为大井县令。贻恭能诗,诙谐俚俗,多寓讥讽。高祖末年,臣僚多尚权势,侈敖无节,贻恭作诗讽之,高祖赞为“敢言之士也。”《咏安仁宰捣蒜、《咏虾蟆》、《咏王给事》等,讥刺缙绅及轻薄之徒,为彼所恶,痛遭捶楚。《全唐诗》收录其诗十首。
夜月同伯桢饮直卿宅兼订会期。明代。余继登。弟兄三十辈,今得几人存。偶逐囧卿骑,同倾学士樽。人占星聚里,吾喜月当轩。此后经旬约,期君不负言。
出尘同结逍遥伴。更不争长短。自有元初真容面。增延福寿,妙通玄奥,品位重迁换。静调龙虎常交战。灵宝攒心转。四大光明同一炼。升烟降雾,电驰雷震,瞥地神童现。
谢师恩 赠皇亲四官人。金朝。王处一。出尘同结逍遥伴。更不争长短。自有元初真容面。增延福寿,妙通玄奥,品位重迁换。静调龙虎常交战。灵宝攒心转。四大光明同一炼。升烟降雾,电驰雷震,瞥地神童现。
挽林德遇主学。宋代。刘克庄。摛掞多新意,研寻最苦心。可怜策名晚,谁遣读书深。兄老悲长枕,妻贤敛短衾。近书犹未答,展玩一沾襟。
嘉禾百咏 其九十 卫墓。宋代。张尧同。惆怅黎阳客,飘流浙水滨。定忘空腹恨,知是赤心人。
拟作内词 其四。明代。袁宏道。阿监当头送好音,羊车行处载鸾衾。朝来领取铺宫例,御帕亲封少府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