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随不尊士,幽谷多豪英。三山亦隐者,韬晦忘其名。
胜迹美山水,妙思神甲兵。精诚谅斯在,对越俨如生。
木石森驺伏,云烟拂旆旌。雨旸祈响应,龙凤敕碑铭。
清泚符神洁,香芹契德馨。三山耀神德,万岁翊唐灵。
祀潮州三山神题壁 其一。唐代。陈元光。孤随不尊士,幽谷多豪英。三山亦隐者,韬晦忘其名。胜迹美山水,妙思神甲兵。精诚谅斯在,对越俨如生。木石森驺伏,云烟拂旆旌。雨旸祈响应,龙凤敕碑铭。清泚符神洁,香芹契德馨。三山耀神德,万岁翊唐灵。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 河东道人[(一说河南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县。)。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陈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编录其7首。...
陈元光。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 河东道人[(一说河南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县。)。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陈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编录其7首。
鹧鸪天 代作。明代。高濂。此身何处最堪怜。夜半孤灯梦里天。鬓白每因愁长出,泪红抵为恨流穿。心上月,梦中言。几时得遂几时圆。当初只说多情好,谁信多情是病源。
纪梦。清代。张印。昨夕梦见姑,颜色如平居。娓娓无他嘱,似怜妇貌癯。慎忽纵儿痴,刻苦宜诗书。女大理当嫁,教导宁区区。尔夫本儒素,家人生计疏。服官三十载,今乃一椽无。中馈端尔赖,语罢意不舒。一恸不自觉,醒来泪垂枯。音声犹在耳,镫影何模糊。孝养苦无及,念此徒欷歔。
次韵答冯仁伯。元代。成廷圭。闭门风雨过重九,却忆同登江上台。独客诗成扶病起,故人书到拆封开。自怜风物随南土,谁有文章落上台。黄菊紫萸浑未见,兴来聊复举吾杯。
赠易道人。明代。黎民表。尘滓脩然不受侵,转蓬无复忆家林。路穷西极流沙远,身犯南方毒雾深。青竹一枝常在手,丹经千卷不传心。亦知羝化终腾去,白石苍苍何处寻。
长安晓望,寄崔补阙(一作司空曙诗)。唐代。包何。迢递山河拥帝京,参差宫殿接云平。风吹晓漏经长乐,柳带晴烟出禁城。天净笙歌临路发,日高车马隔尘行。自怜久滞诸生列,未得金闺籍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