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霭无定状,霏微常满林。清风光不散,过雨色偏深。
幽意赏难尽,终朝再招寻。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林中翠。唐代。高傪。杳霭无定状,霏微常满林。清风光不散,过雨色偏深。幽意赏难尽,终朝再招寻。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代宗广德元年(763)在宣州,与袁傪等唱和。其后行迹无考。事迹散见独孤及《贺袁傪破贼表》,袁傪《东峰亭同刘太真各赋一物得垂涧藤》等。《全唐诗》存诗1首。...
高傪。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代宗广德元年(763)在宣州,与袁傪等唱和。其后行迹无考。事迹散见独孤及《贺袁傪破贼表》,袁傪《东峰亭同刘太真各赋一物得垂涧藤》等。《全唐诗》存诗1首。
岁暮还家。唐代。于邺。东西流不驻,白日与车轮。残雪半成水,微风应欲春。几经他国岁,已减故乡人。回首长安道,十年空苦辛。
喜门人见过。明代。李如榴。床头撩乱读残书,翠竹黄花伴索居。计拙不知吾道是,家贫偏与世情疏。坐深微雨清斋冷,看尽行云白昼虚。寂寞一区扬子宅,侯芭问字复何如。
黄牛山 其三。元代。王冕。人言村落僻,我处颇清幽。竹色侵衣冷,江声绕屋流。欢呼同社酒,出入趁鱼舟。不用闻时事,桑阴且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