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从郡丞游,余寒春未回。
玄云蔽冷日,朔风卷黄霾。
枯榛拥残雪,疏篱横野梅。
季夏方溽暑,後乘复与偕。
青秧舞白水,赤日飞红埃。
牛马暍俱喘,蜩螗嘒相哀。
值此寒暑变,感予羁旅怀。
行行江湖去,举棹向天台。
老妇脍鲂鲤,丁男涤尊罍。
霜橙荐紫蟹,水藕浮琼醅。
念公复行县,秋光当独来。
予时定相望,持酒上高台。
邓城道中怀旧时德麟相拉至江北三县。宋代。李廌。昔从郡丞游,余寒春未回。玄云蔽冷日,朔风卷黄霾。枯榛拥残雪,疏篱横野梅。季夏方溽暑,後乘复与偕。青秧舞白水,赤日飞红埃。牛马暍俱喘,蜩螗嘒相哀。值此寒暑变,感予羁旅怀。行行江湖去,举棹向天台。老妇脍鲂鲤,丁男涤尊罍。霜橙荐紫蟹,水藕浮琼醅。念公复行县,秋光当独来。予时定相望,持酒上高台。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忆昔寄钱同野弟。明代。卢楠。忆昔读书住石城,青天对落两山横。江潭夜傍鱼龙宿,轩牍晨看日月生。多病浸淫汉司马,著书忧愤赵虞卿。匡庐旧约空回首,肠断清宵泪湿缨。
比来东安以欢字十二韵别复翁继。宋代。方一夔。我携无言子,东去颜不欢。故人日已远,嘿嘿寝与餐。寄洪乐山水,冈峦涌涛澜。有时戏吟诗,音韵摇风滩。朋侪相徵逐,歌笑杂悲叹。朝吴暮过楚,千里不惮难。功成早敛退,骑鹤伴子安。下视地上友,俛首依江磐。低飞不能起,俯借摩天翰。我老涉世患,衰懦心不湍。从君上寥廓,永谢舆与鞍。归来不空手,玄圃收明玕。
登高望洛城作。唐代。韦应物。高台造云端,遐瞰周四垠。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河岳出云雨,土圭酌乾坤。舟通南越贡,城背北邙原。帝宅夹清洛,丹霞捧朝暾。葱茏瑶台榭,窈窕双阙门。十载构屯难,兵戈若云屯。膏腴满榛芜,比屋空毁垣。圣主乃东眷,俾贤拯元元。熙熙居守化,泛泛太府恩。至损当受益,苦寒必生温。平明四城开,稍见市井喧。坐感理乱迹,永怀经济言。吾生自不达,空鸟何翩翻。天高水流远,日晏城郭昏。裴回讫旦夕,聊用写忧烦。
横吹曲辞。入塞曲。唐代。耿湋。将军带十围,重锦制戎衣。猿臂销弓力,虬须长剑威。首登平乐宴,新破大宛归。楼上姝姬笑,门前问客稀。暮烽玄菟急,秋草紫骝肥。未奉君王诏,高槐昼掩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