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波面浑,春岸芦芽嫩。不见木兰舟,羞带骈枝杏。
轻绡揾泪痕,急雨冲花阵。暗祷紫姑神,觅个巴陵信。
生查子 其五。宋代。王千秋。春江波面浑,春岸芦芽嫩。不见木兰舟,羞带骈枝杏。轻绡揾泪痕,急雨冲花阵。暗祷紫姑神,觅个巴陵信。
生卒年月不详,字锡老,号审斋,东平(今属山东)人,流寓金陵,晚年转徙湘湖间。与游者张安世、韩元吉等,皆南渡初名士,年辈应亦相类。词风清拔可喜,著有《审斋词》1卷。...
王千秋。生卒年月不详,字锡老,号审斋,东平(今属山东)人,流寓金陵,晚年转徙湘湖间。与游者张安世、韩元吉等,皆南渡初名士,年辈应亦相类。词风清拔可喜,著有《审斋词》1卷。
和絅庵遗笔四首 其三。明代。黄衷。午夜凄清吊鹤音,山桥江槛想经临。芙蓉虽好看宁足,鶗鴂先鸣怨已深。有客曾过虚白室,于君难见彼苍心。东风不减元公趣,满地仍开紫玉簪。
润守王诚之以假山石见贻奉谢一首。明代。储巏。一劄重烦怪石供,开窗已觉翠浮空。数峰尚带江南雨,彷佛金焦入眼中。
白云歌。元代。胡奎。白云在青天,浩荡凌高风。丈夫志四海,飘飖无定踪。君从冠冕山中住,云亦无心随所寓。吴山越水接荆扬,总是当年栖息处。九重荡荡天门开,一朝乘风朝玉台。故山猿鹤无惊猜,从龙作雨还归来。
新雁过妆楼 和梦坡。清代。朱祖谋。网户昏黄,飘镫近、盈盈蘸甲觞光。曼声不起,尘麝暗簌空梁。莫倚蛾眉怜短鬓,未秋镜影已先霜。少年场。奈何唤彻,沈恨周郎。天风无端应拍,便暮云驻得,肯驻斜阳。望京旧梦,沈醉不换悲凉。筝心更移更促,怕零落、十三金雁行。沧江晚,费个侬分付,今夕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