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朗读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展开阅读全文 ∨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辛弃疾罢居铅山时期。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辛弃疾从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使任上被弹劾免官,回到江西铅山他的瓢泉新居,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再度闲居生活。这首词就作于闲居瓢泉期间。

参考资料:

1、唐圭璋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1584-1586

2、谢俊华.辛弃疾全词详注(下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661-662

展开阅读全文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朗读
(21)

猜你喜欢

古郡带荒山,寒泉出西郭。

嘈嘈幽响远,衮衮清光活。

(0)

君不闻开元盛天子,纠合儁杰披奸猖。

几年辛苦补四海,始得完好无疽疮。

(0)

碧天孤桨暮烟浮,箬帽閒心数浴鸥。仰卧江云疑隔世,独依估客作邻舟。

沙堆平起黄金岸,月上斜拖白玉钩。爱似北风吹雨去,万山同汝弄溪流。

(0)

别殿春晴淑气归,晓钟双阙启金扉。彤云送暖垂青琐,白日凌寒转翠微。

弱柳偏随仙仗发,疏梅久恋上林辉。应知圣泽深南亩,更喜年芳入帝畿。

(0)

游子陟皇路,幽人啸碧林。南北既异天,情意复铅金。

愿言奏雅歌,既翕和且耽。巍巍山自高,洋洋水自深。

(0)

名山狎招隐,俗外远相求。还如倒景望,忽似阆风游。

临崖俯大壑,披雾仰飞流。岁积松方偃,年深椿欲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