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
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
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
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残。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唐代。李嘉祐。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残。
从常州回江阴的路上,所到之处到处都是空荡荡的篱笆院落,颓败的江村景象让人触目惊心。
因为少有人迹,路边的野花看上去颜色惨淡;频繁的春雨,使鸟鸣听上去也满含寒意。
上官才刚刚上任,我也还没有辞官而去。
今年春天,首要的任务是平息战乱,谁还有心来关心民生的凋敝、江村的残破?
春务:春季的农事。
当去年夏天,李嘉祐还在哀叹自己命运多蹇,考虑要不要辞官而去的时候,一场突然而来的战事打破了平淡的生活,刘展军队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过江阴大地,李嘉祐没有经历安史之乱,面对战争他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应对判断,开始的时候甚至都分不清谁是谁非,江阴的老百姓出逃的出逃,被征兵的征兵,作为文官的李嘉祐似乎对这一切也无能为力,只能坚守江阴,等待时局的稳定。
好在战乱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战争对江阴的伤害短时间却无法恢复。上元二年春,李嘉祐去常州谒见新任常州刺史,回来的路上,看到满目疮痍的江村,心情应该是无比沉重的,一句“谁肯问凋残”,表达了李嘉祐对民生的关怀,也让他的诗名好了不少。
首联“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前句是直接看到的,后句说不忍看,却偏还要看,江村的残破避无可避,直击人心。
颔联是本诗的精华所在,可见诗人遣词造句的功力。前句是视觉的感受,花色本不会因为战争而有所改变,但在诗人看来,人民的悲惨境遇却通过花色反映了出来,赋予的花色别样的意味。后句是听觉的感受,虽然写的是声音,却同样赋予了鸟鸣声以感情色彩,一个寒字,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情。
颈联和尾联隐约地表达了乱后初定,诗人意图收拾残局,重新经营民生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无奈和彷徨。不过李嘉祐并没有机会重整江阴了,因为当年春天,他就升官去当台州刺史了。
此后,江南到大历年间,才渐渐从刘展之乱中恢复过来,《旧唐书》卷185下《萧定传》载:“大历中,有司条天下牧守课绩,唯定(润州刺史萧定)与常州刺史萧复、濠州刺史张镒为理行第一。其勤农桑,均赋税,逋亡归复,户口增加,定又冠焉。”
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
李嘉祐。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
闪宋左司韵。唐代。邓肃。往事无如今日新,銮舆一再冒胡尘。阳微阴极故多雨,柳怨花愁不忍春。已遣侈心倾虏帐,行收泪眼拜枫宸。眼前恶景君休问,胜负相资臂屈伸。
续小娘歌十首 其二。金朝。元好问。北来游骑日纷纷,断岸长堤是阵云。万落千村藉不得,城池留著护官军。
寓怀。宋代。陆游。脱粟未为饥,短褐未为寒;众毁心自可,身困气愈完。茆屋虽三间,趺坐则已宽;浊酒不满瓢,浩歌有余欢。禄食妻子乐,功名後人看。成败两蜗角,贵贱一鼠肝。芒芒百年梦,底物堪控抟?不如学餐霞,驻此双颊丹。行披终南云,飞渡黄河湍,岿然过空城,人言古长安,霜露蒙荆榛,喟然增永叹。
简南襌勤长老。宋代。陆游。宦游处处是君恩,归去无期莫更论。眼正修行新有力,心空忧患已无根。钵盂分我云堂饭,拄杖敲君竹院门。屈宋向来堪一笑,故乡何恋更招魂?
丹井陈子白母挽词二首 其二。宋代。林亦之。嫁娶比邻近,门庭古木幽。藁砧旧相好,兰玉久从游。双鹤来何处,孤鸾不到头。通家丘嫂行,愁涕白云浮。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六。明代。蓝仁。梅花开遍腊将残,几度吟诗倚暮寒。何处蹇驴驮孟老,一鞭风雪正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