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跃龙腾风浪粗,中央正位产玄珠。果生枝上终期熟,子在胞中岂有殊。
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枢。须知大隐居廛市,何必深山守静孤。
七言四韵十六首 其五。宋代。张伯端。虎跃龙腾风浪粗,中央正位产玄珠。果生枝上终期熟,子在胞中岂有殊。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枢。须知大隐居廛市,何必深山守静孤。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张伯端。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平声四韵 其二十五。明代。许国佐。我来何太晚,午月避炎蒸。鹏息垂天在,蝉音聒耳能。繁缨愁给谏,捷足笑中丞。如此风波际,招魂不可听。
感旧。唐代。胡宿。千里青云未致身,马蹄空踏几年尘。曾迷玉洞花光老,欲过金城柳眼新。粉壁已沈题凤字,酒垆犹记姓黄人。坞中横笛偏多感,一涕阑干白角巾。
闻杜鹃。唐代。李洞。万古潇湘波上云,化为流血杜鹃身。长疑啄破青山色,只恐啼穿白日轮。花落玄宗回蜀道,雨收工部宿江津。声声犹得到君耳,不见千秋一甑尘。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 其九。元代。方回。今日都无病,持杯得自如。空行万里路,枉读一生书。可奈多魔障,真当弃腐馀。休官十六载,此计未全疏。
庸庵寄示重九海楼宴集之作适是夕饮仁先湖上。近现代。陈三立。动摇海色危楼上,隔岁听潮惜此筵。故老依然夸胜会,哀歌欲绝是何年。花光肯照鱼龙窟,野哭应连雁骛天。剩造湖居酌醇酝,峰前醉放月中船。
有怀遂长老四首 其三。元代。刘秉忠。孤城寒角噎南楼,黄叶关山过雁秋。忆起滹沱相别处,一窗风雨梦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