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春尽尽飞花,花拂青樽日影斜。寂寞更无奇字问,可知曾到子云家。
答赠沈孟学 其四。明代。李攀龙。江城春尽尽飞花,花拂青樽日影斜。寂寞更无奇字问,可知曾到子云家。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题公震小景。宋代。晁说之。万古兴亡归白鹭,一时舒惨在青山。与君都下太平日,岂料思君鼙鼓间。
秋感六首 其三。元代。王逢。豆苗瓜蔓未应稀,菰米莼丝积渐肥。南极有星天半隐,东维无地海全归。连城不换相如璧,百结何妨子夏衣。回首故山荆棘外,几年空翠锁烟霏。
百丈山六咏 其六 瀑布。宋代。朱熹。巅崖出飞泉,百尺散风雨。空质丽晴晖,龙鸾共掀舞。
归田诗。南北朝。庾信。务农勤九谷,归来嘉一廛。穿渠移水碓,烧棘起山田。树阴逢歇马,鱼潭见洒船。苦李无人摘,秋瓜不直钱。社鸡新欲伏,原蚕始更眠。今日张平子,翻为人所怜。
挽曹侍郎。宋代。方岳。诸老各凋零,公乎独典刑。草堂春得句,雪户夜谈经。岁月头从白,江山眼共青。斯文今已矣,天亦自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