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月中兔,罗网安得错。夫婿流宕子,翩翩长道路。
上堂事舅姑,下堂力蚕作。日出行采桑,春风动纨素。
不知何年少,踟蹰西北顾。请君且莫顾,黄金徒自误。
黄金道路傍,谁当见国卿。
艳歌行 其一。明代。李攀龙。皎皎月中兔,罗网安得错。夫婿流宕子,翩翩长道路。上堂事舅姑,下堂力蚕作。日出行采桑,春风动纨素。不知何年少,踟蹰西北顾。请君且莫顾,黄金徒自误。黄金道路傍,谁当见国卿。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满路花 彊村有听歌之约词以坚之。清代。况周颐。虫边安枕簟,雁外梦山河。不成双泪落、为闻歌。浮生何益,尽意付消磨。见说寰中秀,漫睩修蛾。旧家风度无过。凤城丝管,回首惜铜驼。看花馀老眼、重摩挲。香尘人海,唱彻定风波。点鬓霜如雨,未比愁多。问天还问嫦娥。
听琴。宋代。韩维。达士寡世慕,至童遗俗弹。一闻正始奏,坐使太古还。残雪照樽酒,晴阳挂檐端。曲罢了无得,清松空自寒。
题寿安甘棠馆二首。唐代。刘禹锡。公馆似仙家,池清竹径斜。山禽忽惊起,冲落半岩花。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尘土与烟霞,其间十馀步。
唐伯庸以诗谢作读书林记次韵答之。元代。赵汸。廛居原不见纷华,矮屋疏篱只一家。雪后松筠初换叶,春深桃李自开花。读残青竹无人到,览罢黄庭日已斜。此道近来成寂寞,似君端合向人誇。
题谢氏兰玉堂。元代。邓雅。琼树三山种,幽兰九畹香。移栽宜胜地,列映近高堂。自可纫仙佩,真堪比玉郎。因之怀谢傅,几叶尚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