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风已厉,揽衣有馀叹。独宿知夜长,远客知天寒。
河汉直双阙,皎若素与纨。黄鹄从西南,孤飞正漫漫。
一鸣缓中带,再鸣沾玉颜。游子不可听,令君中道还。
所以生别离,慷慨亮为难。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七。明代。李攀龙。孟冬风已厉,揽衣有馀叹。独宿知夜长,远客知天寒。河汉直双阙,皎若素与纨。黄鹄从西南,孤飞正漫漫。一鸣缓中带,再鸣沾玉颜。游子不可听,令君中道还。所以生别离,慷慨亮为难。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冬日。唐代。孟郊。老人行人事,百一不及周。冻马四蹄吃,陟卓难自收。短景仄飞过,午光不上头。少壮日与辉,衰老日与愁。日愁疑在日,岁箭迸如雠。万事有何味,一生虚自囚。不知文字利,到死空遨游。
再游玄都观。唐代。刘禹锡。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题前馀姚州判官叶敬常海堤遗卷。元代。爱理沙。潮汐东来势蹴天,一堤横捍万家全。陵迁谷变人谁在?海晏河清事独贤。晓日山川神禹迹,秋风禾黍有虞田。河渠他日书成绩,应并宣房与代传。
题周尚谦金陵送别卷。唐代。王翰。白下相逢醉玉缸,岂期凶问促归装。雨昏江浦暮帆杳,云接淮山春树长。忍看哀音藏箧笥,难忘慈线在衣裳。到家正是薰风候,应对萱华泪万行。
和州送钱侍御自宣州幕拜官便于华州觐省。唐代。刘禹锡。五彩绣衣裳,当年正相称。春风旧关路,归去真多兴。兰陔行可采,莲府犹回瞪。杨家绀幰迎,谢守瑶华赠。御街草泛滟,台柏烟含凝。曾是平生游,无因理归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