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客今犹在,浮名信已劳。病来衰綵笔,老至恋绨袍。
阁卧风尘过,衔杯夜色高。旧知江夏守,不厌祢生豪。
阁夜示茂秦 其二。明代。李攀龙。为客今犹在,浮名信已劳。病来衰綵笔,老至恋绨袍。阁卧风尘过,衔杯夜色高。旧知江夏守,不厌祢生豪。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题约圃。明代。王世贞。余有先人庐,不能饬衡荆。樵苏来共之,鸟雀自从横。吾儿慕老圃,聊为一经营。梅桃凡几树,修竹百余茎。取胜唯一池,弱不任扬舲。茅屋八九间,文之轩若亭。小丘仅踰刃,强亦以山名。又复名其圃,曰约差胜盈。君看芥子中,须弥了不赢。
题清隐草堂。明代。童冀。沈氏草堂何所有,开门惟见白鸥波。楼台上下通云气,城郭中间听棹歌。一夏轩窗秋意早,四时阑槛月明多。喜无车马红尘客,时有高人载酒过。
方竹杖。宋代。顾逢。直节老犹坚,棱分四角全。自缘生处别,不逐世情圆。夜倚闲看月,春扶醉上船。只愁规漆者,本体失天然。
满江红 将发梁溪酒后与吴园次。清代。陈维崧。臣醒而狂,问何处、再寻荆聂。但相见、金樽休放,玉箫须擪。旧事漫誇冠盖里,新愁合付昆明劫。幸名园、一月共联床,歌声接。老凤叫,才何捷。雏凤语,吟都惬。奈匆匆欲唱,渭城三叠。归去道场山下路,也应瘦了丹枫叶。只邮亭、醉尉夜偏多,休轻猎。
万字如针缕。忆王郎、丹墀大对,气为文主。贵近旁观俱失色,仰止如天圣度。笑杜牧、成名居五。晚面清光犹苦谏,似封人、恳切言君母。谪尘世,错行路。
当时宜和薰风句。又那知、青云一跌,被才名误。输与灵和殿前柳,柔软随风学舞。怪两鸟、新来停语。不是先生高索价,问何时、宰相先生许。举杯祝,莫倾柱。
贺新郎(四用缕字韵为王实之寿)。宋代。刘克庄。万字如针缕。忆王郎、丹墀大对,气为文主。贵近旁观俱失色,仰止如天圣度。笑杜牧、成名居五。晚面清光犹苦谏,似封人、恳切言君母。谪尘世,错行路。当时宜和薰风句。又那知、青云一跌,被才名误。输与灵和殿前柳,柔软随风学舞。怪两鸟、新来停语。不是先生高索价,问何时、宰相先生许。举杯祝,莫倾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