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色萧萧易水寒,荆卿匕首入长安。怜君更向江南去,此地何人意气看。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三。明代。李攀龙。风色萧萧易水寒,荆卿匕首入长安。怜君更向江南去,此地何人意气看。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虹口。清代。郑孝胥。江流贯虹口,来往独匆匆。海月横空澹,霜天带晚红。虫沙期共化,骨肉事安穷。谁判平生意,销沈向此中。
温将军挽诗。明代。李梦阳。不见千夫勇,谁开百战围。门犹森画戟,苔巳蚀金衣。俎豆诸郎奋,山河奕世辉。黄昏两白鹤,偏绕北邙飞。
逆风行。宋代。释居简。大块噫气一气同,条达万汇参化工。不教扶摇转羊角,五日一吹零雨濛。唤醒枯槁皆蒙茸,假借秋鬓回春容。后来见说兰台宫,君臣相与论雌雄。至今雌雄无辨白,几回拟问兰台客。便从平地欲泠然,结口土囊呼不得。坐使六月七月背汗挥老农,燥土滴作兰塘融。赫赫炎炎濯无处,积威蓄锐尽数施玄冬。一叶东来顺流水,怒号不肯吹船尾。转船又复投西去,蓬蓬依旧从东起。试从逆境求诸己,可容不拜飞廉赐。谨勿颠狂蹈前辙,长不鸣条伴华月。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烟字)。唐代。高球。洛城春禊,元巳芳年。季伦园里,逸少亭前。曲中举白,谈际生玄。陆离轩盖,凄清管弦。萍疏波荡,柳弱风牵。未淹欢趣,林溪夕烟。
绮罗香 春日咏兰。清代。陈维崧。离墨山前,善权洞口,一径红兰堪藉。露眼如啼,掩冉溪庄水榭。趁雨摘、螺黛青分,带烟采、蝶裙碧化。妒归樵、满担清芬,日斜纤手刚盈把。紫茎暗数漫剪,还取春泥垒,粉红墙罅。午困妆馀,惯是向人沾惹。被玉轸、弹上银蝉,向犀奁、和些冰麝。待閒里、焙入龙团,小窗供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