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漭沧池混太清,芙蓉十里锦云平。曾闻乐府歌黄鹄,还见秋风动石鲸。
玉蝀
西苑诗十首 其二 太液池。明代。文徵明。泱漭沧池混太清,芙蓉十里锦云平。曾闻乐府歌黄鹄,还见秋风动石鲸。玉蝀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和祝镒韵。宋代。李弥正。劳车发危坂,倦艘失飞湍。滔滔褦襶子,疾走殊未阑。鹤仙摆名宦,结庐松江干。笑拍萍风浮,瞬视草露溥。图川不愧辋,序谷宁先盘。门岂俗驾拒,室无哀筝弹。按行松菊间,澹然有馀观。莲巢众香聚,浮天百忧宽。秋光敛洲渚,暮翠笼峰峦。我来挟良朋,道故盟未寒。练颜仰孤标,耐久同苍官。终当役薪水,刀圭却衰残。
过天井塘天半寺。清代。国梁。天井春演漾,湛然沈净绿。谁淬古铜镜,铸此清一曲。云昔是绀宇,一沈不可复。贝阙虚堂皇,龙宫静肃穆。宝气至今存,往往浮磬玉。从兹陟高巘,鸟道神刺促。旋经天半寺,梵呗出岩腹。逡巡逾寺颠,回望在山麓。青穹去尺五,白云生两足。群峭奔眼底,纷如水波蹙。因之念天井,高岸已为谷。焉知沧海浅,不作桑田熟。高下随所遭,奚事烦龟卜。龟卜既徒劳,流光逝难掬。
鹿港飞帆。清代。曾秀。一声欸乃碧天空,彩鹢飞飞挂锦蓬。千里春波千里月,满帆秋雨满帆风。潮生潮落微茫际,舟吐舟藏杳蔼中。笑看舳舻争利涉,开船齐唱大江东。
齐太庙乐歌十六首 其十四 永祚乐。南北朝。谢超宗。构宸抗宇,合轸齐文。万灵载溢,百礼以殷。朱弦绕风,翠羽停云。桂樽既涤,瑶俎既薰。升荐惟诚,昭礼惟芬。降祉遥裔,集庆氤氲。
戍满归来薇亦刚,策名不觉十年彊。素无沂国三场志,曾有西山一瓣香。
晁董未能免科举,孔颜方可语行藏。要为天下奇男子,宁论区区国与乡。
用王去非侍郎韵二首送林元质提干秩满造朝并呈侍郎 其一。宋代。刘克庄。戍满归来薇亦刚,策名不觉十年彊。素无沂国三场志,曾有西山一瓣香。晁董未能免科举,孔颜方可语行藏。要为天下奇男子,宁论区区国与乡。
满庭芳 京邸上巳用兰当旧韵成解。清代。樊增祥。灯院云娇,药房烟细,昨宵帘幕微寒。晓来陌上,蝶子趁花钿。记得将离赠后,相思梦、难到尊前。消魂处、玉河照影,衫鬓又今年。应怜。春事好,桃边画扇,柳外秋千。且莫问他乡,莫听啼鹃。点点红心似我,天涯路、芳草芊绵。青门外,湔裙嫩约,依旧丽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