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六月可逃禅,相与清斋佛座前。风细石坛松落子,雨深沙窦竹垂鞭。
别来光景浑依旧,壁上题名不记年。底用忘归归自好,晚霞新月载溪船。
夏日同次明履仁治平寺纳凉 其二。明代。文徵明。山中六月可逃禅,相与清斋佛座前。风细石坛松落子,雨深沙窦竹垂鞭。别来光景浑依旧,壁上题名不记年。底用忘归归自好,晚霞新月载溪船。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董季友属题其母杨太夫人麻姑载酒画帧。清代。陈宝琛。梁溪三杨盛文藻,生晚吾及见女孙。笄年随宦老就养,诗画清丽知渊源。曩交仲子爰及季,隔幔时获聆清言。为图散花会微旨,忏除结习皈祇洹。谁知桑海并亲见,此画无亦元机存。神仙狡狯夺造化,平陆胥溺能勿援?尘扬水浅故眼熟,傥起昏垫开衢尊。人天十载百感集,剩对季子追梦痕。画中有诗况手泽,仙坛记在试一论。
蕨箕行。明代。方孝孺。并海饥民千百数,携锄上山斸山土。蕨根巳尽斸不休,力绝筋疲未言苦。屋头五日无炊烟,十步九却行不前。全家性命系朝莫,弱子假息阿母眠。昨日斸蕨仅盈斗,今日蕨根不满手。但凭斸蕨保馀生,再拜青山感恩厚。青山青山尔勿猜,明朝未死携锄来。
和答周继文。元代。梁寅。鲜鲜篱中槿,朝开夕旋落。菊生丛莽间,严霜耀众萼。所以君子交,常使情谊渥。鸣禽思蔚林,纵鱼慕浚壑。雅趣固其然,庸俗讵能度。咏歌有遗音,丝竹非至乐。来辕慰幽屏,返旆望冥漠。重期琚瑀临,岂叹云汉邈。
漳州送王益统制谪归时方收峒寇。宋代。徐玑。京口丘都督,江淮第一人。竭心安宋代,决策斩苏嚣。猛将亲经选,高材近莫伦。六钧来有力,一骑去无尘。塞静良弓隐,时明枉事伸。迁车行地远,归诏及春新。恃隐猺奴蠢,招亡鼠技贫。众情欢杀贼,国本在安民。功过今方便,忠诚正可陈。能言学李固,兹日顾亡身。
题周豫怡园 其二 竹坞棋声。唐代。龚诩。对客围棋万玉中,子声剥啄度春风。仙翁久出巴山橘,遗迹难忘手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