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巷幽深白日长,清风时洒玉兰堂。粉墙树色交深夏,羽扇茶瓯共晚凉。
病起经时疏笔研,晏居终日懒衣裳。偶然无事成媮惰,不是栖迟与世忘。
夏日閒居。明代。文徵明。门巷幽深白日长,清风时洒玉兰堂。粉墙树色交深夏,羽扇茶瓯共晚凉。病起经时疏笔研,晏居终日懒衣裳。偶然无事成媮惰,不是栖迟与世忘。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和陈克斋清明登瑶台有感 其二。唐代。王翰。物外仙山十二台,松间骑马记曾来。思乡怀古肠堪断,感物伤时眼倦开。窈窕一声青玉案,葡萄千斛紫霞醅。无边花柳皆愁思,何事东君费剪裁。
秋夜。明代。萧光绪。中庭明月洗,万象空弥思。山默近如远,云和疾亦迟。稻香新雨后,秋色晚凉时。棋罢星河转,清光久未离。
李将军歌。明代。罗洪先。五溪西南山刺天,千盘万箐幽且坚。岚腥水毒不可渡,昏昏白昼沉乌鸢。帝窜三苗曾此地,或云槃瓠居仍传。魑魅过从喜得侣,山川感召生何偏。窄衫鬌髻号鬼国,腰镰挟弩亲农田。迩来跳梁犯楚塞,下令用兵垂十年。武陵屡奏南征曲,毕口频移上将权。已闻调发牵两省,况复节制同三边。未见泸水走孟获,空留铜柱镌文渊。将军胄出西平王,忠武世业何煌煌。生来相貌似熊虎,口谈韬略虬髯张。往时提军入镇篁,叱咤诸蛮如犬羊。时危正藉酬恩力,志奋宁须绝技长。即今头衔比都统,兼报开府临辰阳。胸中礌嵬富群策,胡为噤不呻苏吭。岂欲万全报天子,伐心在谋不在强。老我无能抱图史,染翰濡毫发语狂。拟作五溪旋凯赋,且待将军投报章。
观濂洛关闽诸君子遗像。明代。吴与弼。平生习迂僻,人物常怀古。自从尧舜来,历历固可数。降兹秦汉下,无才继邹鲁。伟哉宋德隆,夫子生四五。日月丽中天,远近曷不睹。人心一返正,斯道朗以溥。嗟我小子愚,私淑岂小补。偶从黄卷中,瞻像慰渴慕。因像以求心,益自陶莽卤。不及犹恐失,谁知此心苦。会当写斯图,顷刻恒敬负。
绝胜亭。宋代。程公许。大眼江郊杜集中,胜游何必恨匆匆。模糊树木丹青古,诘曲汀沙篆籀工。昏晓之分含一气,乾坤底处是全功。西南佳境冥搜遍,总合亭前立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