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通仕籍喜同朝,此去江东属望劳。留务从来须长者,雅怀自喜得閒曹。
百年家世睢阳重,一代文章甲榜高。去去壮游知未已,秋霜才入鬓边毛。
送冢宰朱玉峰之南京 其二。明代。文徵明。晚通仕籍喜同朝,此去江东属望劳。留务从来须长者,雅怀自喜得閒曹。百年家世睢阳重,一代文章甲榜高。去去壮游知未已,秋霜才入鬓边毛。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蝶恋花 题戴姬“顾蓉娘吹箫图”。清代。赵芬。江东词客才名旧。独对黄花,小试镂冰手。可忆玉人依座右。何须记曲烦红豆。几日秋情浓似酒。檀口香喉,真个销魂否。夜静不知清露透。濛濛冷湿罗衫袖。
自溧阳达上塘官河舟屡行矣不能尽名其所经偶。宋代。赵蕃。平生溧阳船,白首凡几遭。宜其登览地,靡复应接劳。吴流乱如带,吴岫冗若毛。吴人阙共载,吴语闻空嘈。虽云面目熟,竟尔名字逃。冬常置雨雪,春复冲波涛。兹行又累日,逆风苦悲号。曾微咫尺帆,颇费千万篙。一以付累句,再焉兹薄醪。诗书陶靖节,相马九方皋。
近望牛头山。唐代。王铎。汉西郊野望牛头,滚滚寒云万顷流。钟磬不关兴败事,藤萝犹挂古今愁。树连山色低秦塞,水带军声别阆州。割据雄图忧后日,夕阳无语下寒丘。
于王抚军座送客。魏晋。陶渊明。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瞻夕欣良宴,离言聿云悲。晨鸟暮来还,悬车敛馀辉。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
寒江捕鱼图。宋代。蔡肇。海门山头初日晴,西津渡口寒潮生。沙痕暗长岛屿没,但见渔舟纵复横。江烟漠漠飞鸥鹭,著底寒鱼冷难捕。霜中渔父扣舷歌,明月芦花不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