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何似良能实,实即良能是所知。使君报政真何政,天下知能可达之。
赠韶郡侯陈君豹谷考绩之京诗。明代。湛若水。良知何似良能实,实即良能是所知。使君报政真何政,天下知能可达之。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次韵答李太史。明代。文彭。曾试山中茗,无如雨后泉。浮花凝白乳,然竹散青烟。禅榻论文细,虚堂晤语玄。何当谢尘鞅,来结碧山缘。
送邹元佐还乡。宋代。谢逸。白云英英天末飞,红蕖脉脉涧底静。北堂姑老冢妇勤,邹侯感物动幽兴。暂将平生说诗口,试言祸福知天命。五行推步聊复尔,恐君胸中有水镜。
盆池。唐代。齐己。盆沼陷花边,孤明似玉泉。涵虚心不浅,待月底长圆。平稳承天泽,依微泛曙烟。何须照菱镜,即此鉴媸妍。
挽王倅。宋代。廖行之。政最方贤躅,公心得事情。江湖多抚字,秦蜀佐廉平。旅处欢群从,乡评叹老成。西风非宰木,犹记手经营。
摸鱼儿。清代。沙元炳。蓦思量、镜中人影,春风犹识娇面。青风才落沧桑改,拂拭画奁重见。看万遍。抵一霎、灵洲聚窟香痕现。桃哀柳叹。问前度刘郎,当年张绪,对此恨深浅。青溪曲,当日枇杷庭院。寒烟衰草相半。梅边便唤香魂起,争奈地移天换。君莫怨。犹博得、黄金骨贵江山贱。鸳鸯冢畔。指两点金焦,眉横黛损,极目水天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