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东山高,东山有佳色。匪爱东山色,中有幽人宅。
昔为谢公居,今下董子帏。丈人日夕往,斑衣此儿戏。
郎今侍仙府,寿以金茎露。丈人进一杯,我为一歌侑。
歌竟将若何,为祝东山寿。
寿董中峰乃尊八十。明代。湛若水。我爱东山高,东山有佳色。匪爱东山色,中有幽人宅。昔为谢公居,今下董子帏。丈人日夕往,斑衣此儿戏。郎今侍仙府,寿以金茎露。丈人进一杯,我为一歌侑。歌竟将若何,为祝东山寿。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姑苏台五首 其五。宋代。萧立之。荒荒灌木长烟苔,人道吴王此筑台。一望等闲三百里,未应无见越兵来。
聚景园宴集。宋代。任希夷。晚排阊阖披云雾,身蹑仙踪游禁宇。始知天上自清凉,不信人间有炎暑。庭前青松笙竽声,望处红蕖锦绣云。月卿领客意缱绻,冰盘照坐光缤纷。薰堂尽地蒲葵扇,瑶阶细展桃枝簟。加笾新采波上菱,如珠更剥盘中芡。老罢惭地翰墨功,臭味喜入芝兰丛。二妙不偕阿凤至,四老但许商山同。明当入直须随仗,夕阳未下催归桨。重城街鼓已冬冬。举头桂魄层霄上。
姚江以诗招严子陵魂。唐代。全祖望。先生降生处,岩壑良峥嵘。一朝桐庐去,老死应客星。化安瀑泉好,神茭和仙菁。纵或不思蜀,福地宁忘情。我思筑双台,东西招精英。魂盍归乎来,一曲江峰青。
咏李白秋下荆门。明代。朱元璋。布帆高挂映长空,且喜新秋冷露风。数日轻舟归似箭,须臾系柳泊吴中。
春日书所见。宋代。吴龙翰。寒云漠漠暮天低,社鼓声中日欲西。隔岸垂杨遮酒店,风帘移影照寒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