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顾传声与道林,留居诸子快登临。此中真境无穷在,一洞无如一洞深。
途中寄督学蒋道林与留山居罗覃宋诸子。明代。湛若水。内顾传声与道林,留居诸子快登临。此中真境无穷在,一洞无如一洞深。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送林景惠和兴化教谕三首 其一。元代。洪希文。华星何历历,际此时休明。向来章甫冠,太平皆长缨。某也收科第,濯濯邦国桢。某也受书礼,拟作观光行。侬亦清浪儿,岁月徒峥嵘。寿陵欲进步,蹇涩路不平。岂不念憔悴,借誉无公卿。逝将买一廛,空谷为耕氓。歌声出金石,聊以陶吾情。
登西楼呈桑彦周。宋代。李新。独自行藏莫倚栏,市廛野色不相干。是中门户也罗雀,何处身心更梦棺。锦水背人朝暮去,雪山随我久长寒。一生著作惊磨灭,欲借君家铁砚看。
题寺壁。唐代。牟融。僧家胜景瞰平川,雾重岚深马不前。宛转数声花外鸟,往来几叶渡头船。青山远隔红尘路,碧殿深笼绿树烟。闻道此中堪遁迹,肯容一榻学逃禅。
送王端甫归浦坂。明代。谢榛。惜别京华道,秋风送马啼。日斜孤雁外,家远万峰西。归计聊樽酒,行歌且杖藜。何时首阳下,共尔吊夷齐。
咏史 其五。清代。章学诚。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乔木无枝,鸟集无时。徘徊磅礴,穷无所之。深山有壑,大泽有舟。吁嗟转蓬,随风飘游。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鼓瑟鼓琴,笙磬同音,停云在空,霭其欲雨。旋风忽起,飞扬跋扈。事变不常,中心惨怆。客行虽乐,不如还乡。
明日又来天微阴再赋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乌臼赤于枫,园林九月中。天寒山惨淡,云薄日曈昽。旋摘分猿果,宽编养鹤笼。身闲足幽事,归卧莫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