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潭如碧天,天与碧相连。欲普乌龙泽,须借雷霆鞭。
题碧潭为丹山馆人朱挥使。明代。湛若水。碧潭如碧天,天与碧相连。欲普乌龙泽,须借雷霆鞭。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夏日同方少府庞节推游金山寺。明代。饶相。真宰留奇迹,银盘拥翠岑。龙宫环法水,凤藻集词林。僧惯风涛景,鱼娴钟磬音。携尊一登眺,空阔荡烦襟。
送僧归日本。唐代。钱起。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雪晴过庾岭。明代。陈天资。逢人尽说庾关险,此日闲登绝顶来。远近紫梧巢鹤睡,清虚楼阁倚云开。摩空日映双旌过,鸣涧风生万壑哀。极目千山一澄霁,许身今已在瑶台。
仙居洞和南皋子。明代。黄衷。将车花露重,老兴一丘间。九日明朝节,三杯薄暮颜。风琴时出涧,松籁欲浮山。翻忆樽前话,重□□局闲。
南明寺。元代。尹廷高。金刹雄天半,风传钟磬音。石梁担佛法,崖瀑洗尘心。古径黄花淡,山门翠柏深。就中奇绝处,小洞曲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