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无一侣,托契九皋君。引吭轻寥廓,长鸣意绝群。
世有三生血,吾兼一返魂。敢言屋乌爱,未必主人嗔。
赵元默得一鹤将致西云随即病死诗以悼之。明代。湛若水。空山无一侣,托契九皋君。引吭轻寥廓,长鸣意绝群。世有三生血,吾兼一返魂。敢言屋乌爱,未必主人嗔。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金陵一本同下题作二首。唐代。王贞白。六代江山在,繁华古帝都。乱来城不守,战后地多芜。寒日随潮落,归帆与鸟孤。兴亡多少事,回首一长吁。
将还故乡醉别燕中友人 其二。明代。王世贞。酒肆藏名君不知,别来方解问相思。江南添个疏狂客,莲叶风前唱竹枝。
西江月。宋代。李之仪。醉透香浓斗帐,灯深月浅回廊。当时背面两伥伥。何况临风怀想。舞柳经春只瘦,游丝到地能长。鸳鸯半调已无肠。忍把么弦再上。
忆江南 其四。近现代。陈方恪。閒醉罢,归去满鞋霜。门馆春灯迷曲社,石桥烟月照牌坊。行迹祗凄凉。
五仙观。明代。黎邦琰。香火千年地,彫台尚俨然。轻阴遥度竹,疏雨细鸣泉。驭鹤朝群帝,骑羊忆五仙。步虚声寂静,还得话真诠。
正月三日宿范氏庄四首。宋代。杨万里。酒名忘忧物,未尽酒所长。醉後忘我身,安得忧可忘。我饮初不多,不可无一觞。平生难为酒,甘醴断不尝。要与水争色,仍复菊敌香。气盎春午花,味凛秋旭霜。三杯合自然,一滴诣醉乡。竭来困行役,名酒安可常。甘淡俱不择,芳冽那得将。酒味何必佳,一醉径投床。但令有可饮,不醉亦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