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周仲章通判润州。宋代。梅尧臣。昔过京口山,断崖如巩洛。抱谷黄芹泥,百丈耸垠堮。山岭与江面,地脉水可度。欲凿无浅泉,孰云南土薄。君为别乘去,便比北州乐。已免卑湿忧,仍离鴞鹏恶。况逢休明时,秋堞罢严柝。夜爱寒江潮,月临甘露阁。置酒发浩歌,万里波欲却。霜蟹肥可钓,水鳞活堪斫。纵饮不须休,未应沧海涸。终当笑杨雄,穷壁常寂寞。更知首阳人,薇蕨事亦错。不若阮步兵,醉鞍伸两脚。太守必吾徒,傥能时就酌。
竹轩歌。明代。徐威。桃花烂烂铺春色,绿柳江头总堪折。回看庭下青筼筜,谁与穷年伴霜雪。万竿直拂青云端,翛翛凤尾凌轻寒。六月五月不知暑,来此枕簟宜盘桓。忽然梦到湘江上,湘妃掩袂啼相向。东游晋室访清谈,嵇康盥栉留轮两。自觉红尘不入我帘栊,茅草不入我心胸。一尊常啸清风中,惟有此君臭味同。
夜坐有怀浦文玉。明代。邵宝。哭子身仍病,怀君我亦伤。江湖秋欲老,风雨夜初长。鹤梦芜汀远,蛩声草砌凉。兼葭空独赋,愁寂不成章。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舴艋。唐代。皮日休。阔处只三尺,翛然足吾事。低篷挂钓车,枯蚌盛鱼饵。只好携桡坐,唯堪盖蓑睡。若遣遂平生,艅艎不如是。
留题玉泉山堂。宋代。张伯玉。动非缘境静非祥,物物前尘现四天。此地筌蹄求妙论,有时璎络献诸仙。欲梅泉石多秋思,过夏松篁聒昼眠。一个攒眉招不至,劳师香火漏沈莲。
杂诗 其五 1911年以前之作。近现代。许宝蘅。宝剑光茫贯玉河,王郎斫地惯哀歌。藏怀名刺三年灭,入世寒温一语多。客思只同花有泪,雄心甘让酒生波。天涯不少知音者,恋此风尘为底何。